欣华蛋鸡E系连产及蛋用性状的数量遗传分析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缩略词表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3页 |
1 我国蛋鸡产业及优质蛋鸡育种现状 | 第11-13页 |
·我国蛋鸡产业现状 | 第11-12页 |
·我国优质鸡育种现状 | 第12-13页 |
2 国外蛋鸡育种现状及方法 | 第13-22页 |
·国外蛋鸡育种现状 | 第13-14页 |
·数量遗传学与蛋鸡育种 | 第14-22页 |
·遗传参数估计方法 | 第14-16页 |
·蛋鸡育种性状 | 第16-22页 |
4 本研究的目的 | 第22-23页 |
第二章 产蛋曲线的数学模型分析 | 第23-29页 |
1 材料 | 第23页 |
·试验鸡群 | 第23页 |
·试验鸡群的育种方案 | 第23页 |
·家系的建立 | 第23页 |
·第一世代的培育及选择 | 第23页 |
·第二世代的培育及选择 | 第23页 |
2 试验方法 | 第23-2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5-26页 |
·产蛋性能统计 | 第25页 |
·四种模型的参数估计值与R~2值 | 第25页 |
·周产蛋曲线拟合 | 第25-26页 |
4 讨论 | 第26-29页 |
·产蛋性状分析 | 第26页 |
·周产蛋曲线拟合 | 第26-28页 |
·产蛋曲线的应用 | 第28-29页 |
第三章 蛋鸡长连产及其用于蛋用性状遗传改良的潜力 | 第29-38页 |
1 材料 | 第29页 |
2 试验方法 | 第29-30页 |
·试验数据记录时间 | 第29页 |
·试验数据测定方法 | 第29-30页 |
3 数据整理和分析软件要求格式 | 第30-31页 |
·选用的统计分析软件 | 第30页 |
·数据整理格式 | 第30-31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31-34页 |
·群体连产及间歇规律 | 第31-32页 |
·长连产与产蛋性状的遗传分析 | 第32-34页 |
·各性状表型相关 | 第32-34页 |
·各性状遗传相关 | 第34页 |
·各性状遗传力 | 第34页 |
5 讨论 | 第34-38页 |
·群体连产及间歇规律 | 第34-35页 |
·长连产与产蛋性状的遗传分析 | 第35页 |
·连产与日产蛋时间的关系 | 第35-36页 |
·长连产与平均连产 | 第36页 |
·长连产作为育种选择性状潜力 | 第36页 |
·结论 | 第36-38页 |
第四章 长连产与蛋品质性状遗传分析 | 第38-43页 |
1 材料 | 第38页 |
·试验鸡群 | 第38页 |
·试验器材 | 第38页 |
2 试验方法 | 第38-39页 |
·试验数据测定内容 | 第38页 |
·试验数据测定方法 | 第38-3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9-41页 |
·蛋品质性状的统计分析 | 第39页 |
·蛋品质性状遗传参数估计 | 第39-41页 |
·长连产与蛋品质性状表型和遗传相关 | 第39页 |
·长连产与蛋品质性状的遗传力 | 第39-41页 |
4 讨论 | 第41-43页 |
·蛋品质性状的统计分析 | 第41页 |
·蛋品质性状遗传参数估计 | 第41-42页 |
·长连产与蛋品质性状表型和遗传相关 | 第41-42页 |
·长连产与蛋品质性状的遗传力 | 第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3-45页 |
1 产蛋曲线的数学模型分析 | 第43页 |
2 蛋鸡长连产及其用于产蛋性状遗传改良的潜力 | 第43页 |
3 长连产与蛋品质性状遗传分析 | 第43-44页 |
4 所得结果的思考 | 第44页 |
5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44页 |
6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