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补偿研究--以康山蓄滞洪区为例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8-14页
   ·选题背景第8-9页
   ·选题意义第9-10页
   ·研究内容及预期结果第10页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0-12页
     ·研究方法第10-11页
     ·技术路线第11-12页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12-14页
     ·研究内容的创新第12-13页
     ·研究思路的创新第13页
     ·外文文献搜集难第13页
     ·调查过程阻力大第13-14页
2 生态补偿相关文献评述第14-20页
   ·关于生态补偿定义的文献综述第14-15页
   ·关于生态补偿原则的文献综述第15-17页
     ·“谁污染,谁付费;谁受益,谁付费;谁保护,谁受益”原则(PPP,BPP,PGP)第15页
     ·公平原则(JP)第15-16页
     ·其他原则第16-17页
   ·关于生态补偿形式的文献综述第17页
   ·国内外生态补偿实践文献综述第17-18页
   ·我国生态补偿实践存在的问题第18-20页
3 生态补偿理论基础和法律基础第20-26页
   ·生态补偿理论基础第20-24页
     ·经济外部性理论及其在蓄滞洪区的体现第20-21页
     ·公共物品理论及其在蓄滞洪区的体现第21-22页
     ·生态资本理论及其在蓄滞洪区的体现第22-23页
     ·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理论及其在蓄滞洪区的体现第23-24页
   ·生态补偿法律基础第24-26页
     ·国家层面的生态补偿法律依据第24-25页
     ·地方层面的生态补偿法规、规章第25-26页
4 条件价值评估法(CVM)第26-33页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方法梳理第26-27页
   ·条件价值评估法(CVM)的经济学原理第27-29页
   ·CVM引导方法及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偏差第29-33页
     ·CVM引导方法第29-31页
     ·CVM可能产生的偏差及偏差控制方法第31-33页
5 基于WTA的康山垦殖场水资源污染生态补偿实证研究第33-45页
   ·康山垦殖场基本情况介绍第33页
   ·问卷设计和赋值说明第33-35页
     ·受访者社会经济特征第34页
     ·受访者认知水平第34-35页
     ·WTA价值评估第35页
   ·样本选择和抽样调查第35-36页
   ·基于WTA的双边界二分式(DBDC)模型第36-37页
   ·数据分析第37-40页
     ·预测投标值的选择第37-38页
     ·观测概率值计算第38-40页
   ·调查结果与分析第40-45页
     ·受访者社会经济特征描述性统计分析第40-42页
     ·受访者WTA分析第42-45页
6 结论、展望与政策建议第45-47页
   ·结论第45页
   ·展望第45-46页
   ·政策建议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致谢第50-51页
附录一 多元线性回归原始数据表第51-57页
附录二 康山垦殖场生态补偿受偿意愿调查问卷第57-59页
作者简历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会计盈余与股价的相关分析
下一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