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目录 | 第5-8页 |
摘要 | 第8-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18页 |
·高温强光对小麦的影响 | 第10-12页 |
·高温强光对小麦生理活动的影响 | 第10-11页 |
·对光合参数的影响 | 第10页 |
·对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第10-11页 |
·高温强光对小麦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 第11页 |
·高温强光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 第11-12页 |
·高温强光对光合机构破坏的机理及植物的光保护机制 | 第12-13页 |
·对光合机构破坏的机理 | 第12-13页 |
·植物的光保护机制 | 第13页 |
·高温强光对 D1 蛋白和 DEG1 酶的影响 | 第13-15页 |
·高温强光对 D1 蛋白的影响 | 第13-15页 |
·高温强光对 Deg1 酶的影响 | 第15页 |
·水杨酸对植物抗热性的调控 | 第15-18页 |
·水杨酸对植物内活性氧的影响 | 第16页 |
·水杨酸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16-18页 |
2 引言 | 第18-19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19-23页 |
·试验设计 | 第19-20页 |
·盆栽实验 | 第19-20页 |
·沙盘培养 | 第20页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20-22页 |
·类囊体膜提取和蛋白含量测定 | 第20页 |
·SDS-PAGE 及 Western Blotting 分析 | 第20页 |
·光合放氧速率和 PSⅡ电子传递速率 | 第20-21页 |
·叶绿素荧光参数 | 第21页 |
·相对电导率(%)的测定 | 第21页 |
·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 | 第21页 |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含量的测定 | 第21页 |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 | 第21页 |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测定 | 第21-22页 |
·H2O2含量测定 | 第22页 |
·GR(谷胱甘肽还原酶)活力单位测定 | 第22页 |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 | 第22页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22-23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3-35页 |
·高温强光下 DEG1 蛋白酶和 D1 蛋白的变化及 SA 的调节作用 | 第23-25页 |
·高温强光对 PSII 功能的影响及 SA 效应 | 第25-27页 |
·高温强光对光合电子传递速率的影响及 SA 效应 | 第27-29页 |
·高温强光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及 SA 效应 | 第29页 |
·高温强光对细胞膜伤害的影响及 SA 效应 | 第29-30页 |
·相对电导率(%)活性变化 | 第29-30页 |
·高温强光对丙二醛(MDA)活性的影响及 SA 效应 | 第30页 |
·高温强光对抗氧化酶活性及活性氧的影响及 SA 效应 | 第30-35页 |
·高温强光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 活性的影响及 SA 效应 | 第30-31页 |
·高温强光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活性的影响及 SA 效应 | 第31-32页 |
·高温强光对过氧化氢酶(CAT) 活性的影响及 SA 效应 | 第32页 |
·高温强光对 H2O2含量的影响及 SA 效应 | 第32-33页 |
·高温强光对 GR(谷胱甘肽还原酶)活力的影响及 SA 效应 | 第33-34页 |
·高温强光对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 活性的影响及 SA 效应 | 第34-35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35-37页 |
·SA 对高温强光胁迫下小麦叶绿体 DEG1 酶、D1 蛋白具有调控作用 | 第35-36页 |
·SA 可改善高温强光胁迫下小麦叶绿体 PSII 功能 | 第36页 |
·SA 对高温强光胁迫下小麦叶片酶促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影响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9页 |
英文摘要 | 第49-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