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插图索引 | 第10-11页 |
附表索引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1页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选题意义 | 第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金融发展促进技术进步的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金融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文献综述 | 第15-17页 |
·中国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 第17-19页 |
·研究方法与文章结构 | 第19-20页 |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文章结构 | 第19-20页 |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20-21页 |
·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 第20页 |
·文章的不足之处 | 第20-21页 |
第2章 我国碳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 第21-27页 |
·我国碳排放特征和趋势 | 第21-24页 |
·碳排放总量不断增长并呈现出阶段性特征 | 第21-22页 |
·碳排放强度总体下降较快 | 第22-23页 |
·各行业碳排放量和排放强度差距较大 | 第23-24页 |
·“十二五”期间减排压力大 | 第24页 |
·碳排放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第24-27页 |
·经济发展水平 | 第25页 |
·技术水平 | 第25页 |
·能源结构 | 第25页 |
·产业结构 | 第25页 |
·人口基数 | 第25-26页 |
·环境政策 | 第26-27页 |
第3章 金融发展对碳排放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27-35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7-28页 |
·金融发展 | 第27页 |
·技术进步 | 第27-28页 |
·金融体系功能 | 第28页 |
·碳排放强度变化的因素分解分析 | 第28-30页 |
·技术进步效应 | 第29页 |
·产业结构调整效应 | 第29-30页 |
·金融发展对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机理 | 第30-33页 |
·金融发展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机理 | 第30-31页 |
·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机理 | 第31-33页 |
·金融影响碳排放强度的路径 | 第33-35页 |
·金融发展通过影响技术进步影响碳排放强度 | 第33页 |
·金融发展通过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碳排放强度 | 第33-35页 |
第4章 我国金融发展对碳排放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35-42页 |
·数据选择和模型构建 | 第35-36页 |
·数据选择 | 第35-36页 |
·VAR模型构建 | 第36页 |
·基于VAR模型的实证检验 | 第36-39页 |
·数据平稳性检验 | 第36-37页 |
·确定模型滞后阶数 | 第37页 |
·格兰杰因果检验 | 第37页 |
·模型稳定性检验 | 第37-38页 |
·脉冲响应分析 | 第38-39页 |
·实证结果分析 | 第39-42页 |
·我国金融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结果 | 第39页 |
·我国碳排放强度降低的因素分解 | 第39-40页 |
·我国金融发展影响碳排放的现实路径 | 第40-42页 |
第5章 充分发挥我国金融发展碳减排作用的对策建议 | 第42-48页 |
·强化金融对产业结构低碳化调整引导功能 | 第42-44页 |
·破除“绿色信贷”发展瓶颈 | 第42-43页 |
·加强资本市场对低碳产业的支持 | 第43页 |
·加大对社会产品结构的引导 | 第43-44页 |
·强化金融对技术进步的支持 | 第44-46页 |
·加深金融与科技产业融合 | 第44-45页 |
·加强对教育产业投资的金融支持 | 第45页 |
·加强对节能减排技术引进和应用的金融支持 | 第45-46页 |
·积极参与和发展碳金融市场 | 第46-48页 |
·充分利用碳减排的国际合作 | 第46页 |
·建立国内碳金融市场体系 | 第46-48页 |
结论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附录A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第54-55页 |
附录B 论文数据附表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