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图清单 | 第9-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0-17页 |
| ·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体系发展概况 | 第10-15页 |
| ·绝对节点坐标方法(ANCF)研究概况 | 第15-17页 |
| ·有限单元研究概况 | 第16-17页 |
| ·本文组织结构 | 第17-18页 |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绝对节点坐标方法(ANCF)的理论基础 | 第19-38页 |
| ·引言 | 第19页 |
| ·连续介质力学基础 | 第19-28页 |
| ·变形梯度 | 第19-21页 |
| ·应变张量和应力张量 | 第21-23页 |
| ·平衡方程及虚功 | 第23-25页 |
| ·材料本构关系 | 第25-28页 |
| ·基于绝对节点坐标的主要有限单元 | 第28-37页 |
| ·一维二节点梁单元 | 第28-30页 |
| ·二维二节点剪变梁单元 | 第30-32页 |
| ·三维二节点梁单元 | 第32-34页 |
| ·单元弹性力的计算 | 第34-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第三章 有限元法和绝对节点坐标法 | 第38-52页 |
| ·引言 | 第38-39页 |
| ·有限元形函数和刚体转动惯量 | 第39-41页 |
| ·平行轴定理 | 第41-42页 |
| ·转动惯量和剪切变形 | 第42-43页 |
| ·旋转与刚体转动惯量 | 第43-44页 |
| ·节点坐标的定义 | 第44页 |
| ·备注 | 第44-46页 |
| ·一般位移 | 第46-48页 |
| ·牵连坐标系 | 第46-47页 |
| ·精确的动力学方程 | 第47页 |
| ·早期线性化的影响 | 第47-48页 |
| ·算例 | 第48-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 第四章 三维二节点剪变梁单元 | 第52-65页 |
| ·引言 | 第52-54页 |
| ·位移场 | 第54-55页 |
| ·梁截面的定义 | 第55-56页 |
| ·横截面的运动方程 | 第56-57页 |
| ·扭转和剪切量的表示 | 第57-58页 |
| ·惯性力的简化和梁的质量矩阵 | 第58-60页 |
| ·弹性力 | 第60-63页 |
| ·第一种方法 | 第60-62页 |
| ·第二种方法 | 第62-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 第五章 用绝对节点坐标法和有限元计算旋转柔性梁的固有频率 | 第65-73页 |
| ·旋转柔性梁的动力学建模 | 第65-66页 |
| ·算例 | 第66-71页 |
| ·使用有限单元法来计算 | 第67-69页 |
| ·计算步骤 | 第67-68页 |
| ·计算结果 | 第68-69页 |
| ·使用绝对节点坐标法来计算 | 第69页 |
| ·使用有限元得到的结果跟使用绝对节点坐标法得到的结果的对比 | 第69-71页 |
|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73-75页 |
| ·研究总结 | 第73页 |
| ·研究展望 | 第73-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 致谢 | 第80-81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