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民族学论文--民族社会形态、社会制度论文

现代化背景下农村撒拉族的宗教生活--以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积石镇伊玛目材料例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1页
绪论第11-23页
 第一节 选题背景、选题目的与选题意义第11-12页
  一 选题背景第11页
  二 选题目的第11-12页
  三 选题意义第12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2-19页
  一 国内研究动态第13-18页
  二 国外研究动态第18-19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19-23页
  一 本文的研究方法第19-20页
  二 本文的创新之处第20-23页
第一章 概况第23-39页
 第一节 撒拉族概况第23-30页
  一 撒拉族的族源、族称第23-26页
  二 撒拉族的人口分布第26-27页
  三 撒拉族的语言文字第27-28页
  四 历史上独特的社会结构第28-29页
  五 撒拉族宗教文化和社会制度的演变第29-30页
 第二节 田野调查点概况第30-39页
  一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概况第30-32页
  二 循化县的宗教概况第32页
  三 伊玛目村概况第32-39页
第二章 伊玛目村伊斯兰教的观念与体验第39-63页
 第一节 教派第39-47页
  一 历史上的教派斗争第39-41页
  二 教派问题的村落语境第41-44页
  三 教派问题带来的思考第44-47页
 第二节 宗教活动场所第47-55页
  一 清真寺第47-51页
  二 坟园第51-55页
 第三节 宗教教职人员第55-59页
  一 阿訇第55-57页
  二 清真寺民主管理委员会第57-59页
 第四节 现代化背景下村庄权利的传承与变迁第59-63页
  一 三种权力要素及其功能第59-60页
  二 三种权力要素与乡村治理第60-63页
第三章 伊玛目村伊斯兰教的行为与体制第63-95页
 第一节 主要的宗教活动第63-73页
  一 五时礼拜第63-64页
  二 聚礼与会礼第64-66页
  三 斋月和封斋第66-67页
  四 圣纪、法蒂玛太太节与“九月九”乜贴第67-68页
  五 朝觐第68-70页
  六 搬请阿訇第70-73页
 第二节 寺院经济第73-76页
  一 寺院经济结构分析第73-76页
  二 寺院经济的特点第76页
 第三节 婚礼与葬礼第76-84页
  一 婚礼第76-82页
  二 葬礼第82-84页
 第四节 村庄教育第84-95页
  一 读书与念经的观念变化第84-85页
  二 伊玛目村的经堂教育第85-89页
  三 阿訇的知识体系第89-93页
  四 经学传承的隐忧第93-95页
结语第95-97页
附录第97-117页
参考文献第117-121页
致谢第121-123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23页

论文共12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反应刺激时间间隔和任务难度对一致性序列效应的影响
下一篇:刘少奇农林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