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绿化规划论文

县城绿地系统规划初探--以湖南省宜章县为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4页
 1 研究背景第11页
 2 研究意义第11页
 3 有关概念的使用和界定第11-13页
   ·小城镇、县城第11-12页
   ·绿地第12页
   ·绿地系统、绿地系统规划第12-13页
 4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3-21页
   ·国外研究进展第13-16页
   ·国内研究进展第16-21页
 5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21-23页
   ·研究内容第21-22页
   ·研究方法第22-23页
 6 论文框架第23-24页
第二章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基础理论第24-31页
 1 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第24-27页
   ·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的主要影响因素第24-25页
   ·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的组成因素第25页
   ·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的形式第25-27页
 2 城市绿地评价指标第27页
 3 城市绿地系统的组成和分类第27-30页
 4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县城绿地系统规划的特殊性研究第31-51页
 1 县城的环境和用地的特点第31-35页
   ·县城环境特点第31-33页
   ·县城用地特点第33-35页
 2 县城的绿地以及使用人群特点第35-39页
   ·县城的绿地特点第35-38页
   ·县城绿地的使用人群特点第38-39页
 3 绿地系统规划方法之于县城现状特点的矛盾及解决方法第39-43页
   ·县城绿地规划层次上的局限性第39页
   ·多层次的县城绿地系统规划思路第39-41页
   ·传统绿地指标之于县城绿地现状特点中存在的问题第41-42页
   ·公园服务效率指标的引入第42-43页
 4 县城绿地系统规划的针对性策略探讨第43-49页
   ·强化生态廊道的概念,充分发挥廊道的生态功能第43-46页
   ·见缝插绿、拆墙透绿、立体增绿,改造和建设老城区绿地第46-48页
   ·多种形式并存,保护和发展县城边缘区开放空间第48-49页
   ·集中规划布置县城建成区内的农田菜地第49页
 5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四章 实例研究——宜章县绿地系统规划第51-88页
 1 县城基本概况第51-54页
   ·地理位置第51-52页
   ·历史沿革第52页
   ·社会经济第52-53页
   ·自然条件第53-54页
 2 县城绿地现状调查第54-60页
   ·绿地现状概况第54-59页
   ·县城绿地建设的优劣势分析第59-60页
 3 规划的依据、期限、范围第60-62页
   ·规划依据第60-61页
   ·规划期限第61页
   ·规划范围第61-62页
 4 规划原则第62页
   ·生态性原则第62页
   ·系统性原则第62页
   ·生物多样性的原则第62页
   ·突出地方特色与历史文化相结合的原则第62页
 5 规划目标第62-63页
   ·规划目标第62页
   ·规划指标第62-63页
 6 县域、县城规划区绿地系统规划第63-66页
   ·县域绿地系统布局结构第63-64页
   ·县域生态环境建设要求第64-65页
   ·县城规划区绿地系统布局第65-66页
 7 县城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布局与分区第66-71页
   ·规划结构第66-69页
   ·规划布局第69页
   ·规划分区第69-71页
 8 县城绿地分类规划第71-84页
   ·公园绿地规划第71-76页
   ·生产绿地规划第76-77页
   ·防护绿地规划第77-78页
   ·附属绿地规划第78-83页
   ·其他绿地规划第83-84页
 9 县城绿地率等级控制规划第84-86页
 10 重要绿地景观规划第86-87页
 11 本章小结第87-88页
第五章 结语与展望第88-90页
 1 论文主要结论第88-89页
   ·提出多层次县城绿地系统规划思路第88页
   ·适合县城的绿地指标的引入第88-89页
   ·提出县城绿地系统规划针对策略第89页
 2 论文存在不足第89页
 3 研究展望第89-90页
参考文献第90-94页
致谢第94-95页
作者简介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两型社会背景下城市空间开敞研究
下一篇:长沙市道路绿地雨水收集和利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