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监督机制的WSN安全数据融合算法设计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本文工作 | 第11-12页 |
·本文结构 | 第12-14页 |
第2章 WSN及其安全数据融合技术 | 第14-28页 |
·WSN简介 | 第14-17页 |
·传感器节点结构 | 第14-15页 |
·WSN体系结构 | 第15-16页 |
·WSN特点 | 第16-17页 |
·WSN安全概述 | 第17-20页 |
·WSN面临的安全威胁 | 第17-18页 |
·WSN安全需求 | 第18-19页 |
·WSN安全技术 | 第19-20页 |
·WSN安全数据融合概述 | 第20-27页 |
·WSN数据融合技术 | 第20-22页 |
·WSN数据融合面临的威胁与攻击 | 第22-23页 |
·WSN数据融合安全需求 | 第23-24页 |
·WSN安全数据融合研究现状 | 第24-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基于监督机制的WSN安全数据融合算法 | 第28-50页 |
·网络结构模型 | 第28-35页 |
·网络网格的划分 | 第28-30页 |
·网络初始化 | 第30-32页 |
·构建网格树 | 第32-35页 |
·监督算法 | 第35-46页 |
·概述 | 第35-36页 |
·on-off攻击 | 第36-37页 |
·问题分析 | 第37-39页 |
·监督机制 | 第39-42页 |
·“快检测-慢恢复”算法 | 第42-46页 |
·恢复机制 | 第46-49页 |
·监督节点启动的恢复机制 | 第47-48页 |
·网格汇聚节点启动的恢复机制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第50-62页 |
·实验环境介绍 | 第50-51页 |
·能量模型与实验参数 | 第51-52页 |
·实验使用的能量模型 | 第51页 |
·实验假设 | 第51-52页 |
·实验参数设置 | 第52页 |
·on-off攻击周期与信任值变化关系仿真 | 第52-56页 |
·恶意节点信任值变化 | 第53-55页 |
·正常节点信任值变化 | 第55-56页 |
·恶意节点检测率 | 第56-58页 |
·算法能耗仿真与分析 | 第58-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结论 | 第62页 |
·未来工作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致谢 | 第68-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项目及发表的论文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