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保护管理论文--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论文--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论文

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法律制度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引言第8-11页
第一章 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基本理论第11-19页
 第一节 概念界定第11-16页
  一、 环境监测的概念第11页
  二、 污染源监测的概念第11-13页
  三、 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的概念第13-14页
  四、 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相关概念辨析第14-16页
 第二节 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价值分析第16-19页
  一、 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法律制度是环境执法的重要保障第16-17页
  二、 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法律制度能有效控制实践乱象第17-18页
  三、 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法律制度能妥善解决现有制度缺陷第18-19页
第二章 我国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第19-39页
 第一节 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在我国立法与实践第19-23页
  一、 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立法现状第19-22页
  二、 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实践第22-23页
 第二节 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主体第23-27页
  一、 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主体之现状第23-25页
  二、 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主体之问题第25-27页
 第三节 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程序第27-30页
  一、 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程序之现状第27-29页
  二、 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程序之问题第29-30页
 第四节 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信息发布第30-32页
  一、 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信息发布之现状第30-32页
  二、 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信息发布之问题第32页
 第五节 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管理体制第32-39页
  一、 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管理体制之现状第32-34页
  二、 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管理体制之问题第34-39页
第三章 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制度的完善第39-47页
 第一节 明确监督性监测的主体和职能第39-41页
  一、 环境监测机构是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的主体第39-40页
  二、 环境监测机构发挥职能的途径第40-41页
 第二节 完善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的程序第41-43页
  一、 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点位布设程序第41-42页
  二、 污染源监督性监测采样程序第42页
  三、 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样品分析程序第42-43页
 第三节 健全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的信息发布程序第43-45页
  一、 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信息发布的合法机构第43-44页
  二、 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信息发布的合法程序第44-45页
 第四节 构建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的管理体制第45-47页
  一、 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实行垂直管理第45-46页
  二、 污染源监督性监测脱离行政干预第46-47页
第四章 结语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第52-53页
后记第53-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污染防治法中限期治理制度研究
下一篇:流域治理的制度分析--以滇池治理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