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文物考古论文--各种材料器物论文--陶、瓷、砖瓦论文

大辛庄商代制陶工艺研究

中文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19页
 第一节 我国陶器制作研究简史第13-18页
  一 民族志角度第13-14页
  二 考古学角度第14-18页
 第二节 本文思路及方法第18-19页
第二章 大辛庄遗址概况第19-23页
 第一节 大辛庄遗址位置及环境第19页
 第二节 大辛庄遗址考古简史第19-21页
 第三节 本文所用材料说明第21-23页
第三章 大辛庄商代陶器制作工艺研究第23-63页
 第一节 关于大辛庄商代陶器制作痕迹第23-35页
  一 成形痕迹第23-27页
   1 手制第23-24页
   2 模制第24-25页
   3 轮制第25-26页
   4 粘接第26-27页
  二 修整痕迹第27-31页
   1 轮修第27页
   2 刮削第27-29页
   3 拍打第29页
   4 垫具第29-30页
   5 指窝第30-31页
  三 装饰第31-35页
   1 施加纹饰第31-34页
   2 磨光第34-35页
 第二节 典型器物观察与陶器制作流程复原第35-59页
  一 制陶工具第36-38页
   1 成形工具第37页
   2 修整工具第37-38页
   3 装饰工具第38页
  二 原料与加工第38-42页
  三 成形第42-49页
   1 泥条成坯,轮修成形第43-44页
   2 模制成坯,轮修成形第44-46页
   3 快轮拉坯法第46-47页
   4 粘接法第47-49页
  四 修整第49页
  五 装饰第49-57页
   1 绳纹第50-52页
   2 凹弦纹第52页
   3 附加堆纹第52-53页
   4 戳印纹第53页
   5 镂孔第53-54页
   6 泥饼第54页
   7 窗棂格纹第54页
   8 方格纹第54页
   9 凸棱纹第54-55页
   10 圜络纹第55页
   11 云雷纹第55-56页
   12 磨光第56-57页
  六 烧制第57-59页
 第三节 大辛庄商代制陶工艺的特点第59-63页
  一 有选择性的就地取土,器物的用途决定其原料第60页
  二 成形方法的多样,以泥条成坯,轮修成形为主第60-61页
  三 轮修及刮削工艺普遍运用第61页
  四 以绳纹和磨光为主要装饰方法第61页
  五 烧制陶器以还原气氛为主第61-63页
第四章 大辛庄商代制陶工艺所反映的社会第63-85页
 第一节 大辛庄遗址内部商代陶器制作工艺比较第63-70页
  一 居址与墓葬出土陶器制作工艺的比较第63-64页
  二 不同级别墓葬之间出土陶器制作工艺的对比第64-67页
  三 与第二类遗存出土陶器制作工艺的对比第67-70页
 第二节 大辛庄原始瓷、印纹硬陶及高规格陶器的相关问题研究第70-73页
  一 原始瓷、印纹硬陶及其产地问题第70-71页
  二 高规格陶器及其产地问题第71-72页
  三 原始瓷、印纹硬陶及高规格陶器的使用者问题第72-73页
 第三节 大辛庄陶器生产方式的推测第73-85页
  一 陶器生产的直接证据第75-76页
  二 陶器生产的问接证据第76-83页
   1 制作工艺角度第76-77页
   2 尺寸标准化角度第77-83页
  三 小结第83-85页
第五章 结论第85-87页
附表第87-99页
参考文献第99-109页
致谢第109-110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10页

论文共11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抗战时期山东抗日根据地小学教师研究
下一篇:嬗变与坚守:信义宗合—运动研究(1913-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