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

行政调解制度初探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7页
引言第7-8页
一、 行政调解制度概述第8-13页
 (一) 由来已久的调解制度第8-9页
 (二) 行政调解的内涵第9-10页
 (三) 行政调解的性质和作用第10-13页
  1. 行政调解的性质第10-12页
  2. 行政调解的作用第12-13页
二、 透视我国行政调解制度的困境及完善的必要性第13-20页
 (一) 行政调解存在的问题剖析第13-17页
  1. 与行政调解相关的法律规范缺乏统一性,立法不健全第13-14页
  2. 调解范围具有局限性,内容规定过于简单第14-15页
  3. 行政调解缺乏基本程序保障第15-16页
  4. 专门化调解机构的缺失,调解人员素质低下第16-17页
  5. 行政调解协议法律效力不明确第17页
 (二) 完善我国行政调解制度的必要性第17-20页
  1. 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减少诉讼的发生第17-18页
  2. 有利于树立正确的行政法理念,顺应时代潮流第18页
  3. 有利于行政机关积极主动行政,增强服务意识第18-20页
三、 比较法视野下对西方行政调解制度的介评第20-28页
 (一) 大陆法系行政调解制度第20-22页
  1. 法国第20-21页
  2. 日本第21-22页
 (二) 英美法系行政调解制度第22-25页
  1. 美国第22-24页
  2. 香港地区第24-25页
 (三) 两大法系行政调解制度对我国的启示第25-28页
  1. 找寻“政治——行政”的平衡点第25-26页
  2. 切实确立调解的中立性和独立性第26-27页
  3. 遵循调解的专业性第27-28页
四、 完善我国行政调解制度的路径设计第28-34页
 (一) 坚持推进调解的法治思维与法治路径第28-29页
 (二) 适当扩展行政调解的范围第29-30页
 (三) 设置专门化的调解机构,建立专业化的调解队伍第30-31页
 (四) 行政调解制度的程序设计第31-32页
  1. 申请与受理第31页
  2. 调查第31-32页
  3. 拟定调解方案第32页
  4. 实施调解第32页
  5. 和解第32页
 (五) 对行政调解协议的效力加以确认第32-34页
结语第34-36页
参考文献第36-38页
致谢第38页

论文共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络言论自由的保护与限制
下一篇:涉及商业方法专利的审查方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