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4-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绪论 | 第9-15页 |
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反思 | 第15-21页 |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的背景 | 第15-16页 |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历程和未来走向 | 第16-17页 |
第三节 生态马克思主义对传统可持续发展的反思 | 第17-21页 |
第二章 生态马克思主义对传统发展道路的批判 | 第21-29页 |
第一节 资本主义发展具有不可持续性 | 第21-25页 |
第二节 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具有不可持续性 | 第25-29页 |
第三章 生态马克思主义可持续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 第29-39页 |
第一节 质与量的协调发展观 | 第29-31页 |
第二节 社会公正和自由的全面发展观 | 第31-33页 |
第三节 精神和物质的平衡发展观 | 第33-35页 |
第四节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伦理价值观 | 第35-39页 |
第四章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社会主义的实现途径 | 第39-45页 |
第一节 发展马克思的生态理论 | 第39-40页 |
第二节 非暴力 | 第40-41页 |
第三节 生态重建 | 第41-42页 |
第四节 社会革命 | 第42-45页 |
第五章 评价与启示 | 第45-53页 |
第一节 评价 | 第45-46页 |
第二节 生态马克思主义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科学发展的启示 | 第46-53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3页 |
个人简历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