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5页 |
·生物絮凝剂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1-17页 |
·生物絮凝剂及其特点 | 第11-15页 |
·生物絮凝剂的应用 | 第15页 |
·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 | 第15-17页 |
·稻草秸秆和谷氨酸发酵废水资源化利用现状 | 第17-23页 |
·秸秆的资源化利用 | 第17-18页 |
·木质纤维素的预处理 | 第18-21页 |
·谷氨酸发酵废水资源化利用现状 | 第21-23页 |
·课题来源 | 第23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3-24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4-25页 |
第2章 试验材料、设备和方法 | 第25-34页 |
·实验材料 | 第25-26页 |
·原料和菌株 | 第25页 |
·培养基 | 第25-26页 |
·试验试剂和仪器 | 第26-27页 |
·试剂 | 第26页 |
·仪器 | 第26-27页 |
·试验方法 | 第27-30页 |
·产絮菌复壮 | 第27-28页 |
·纤维素降解菌HIT-3 的复壮 | 第28页 |
·产絮菌生长曲线测定 | 第28页 |
·絮凝效果测定 | 第28页 |
·纤维素菌生长曲线测定 | 第28页 |
·稻草秸秆预处理 | 第28-29页 |
·两段式发酵工艺 | 第29页 |
·稻草秸秆微生物降解 | 第29页 |
·稻草秸秆酶水解 | 第29页 |
·絮凝活性成分粗提 | 第29-30页 |
·谷氨酸发酵废水预处理 | 第30页 |
·分析方法 | 第30-34页 |
·还原糖含量测定 | 第30页 |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测定 | 第30-31页 |
·酶活标准曲线的测定 | 第31-32页 |
·纤维素降解菌产纤维素酶活测定 | 第32页 |
·粗纤维含量测定 | 第32页 |
·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测定 | 第32-33页 |
·TOC 和TN 测定 | 第33页 |
·溶解氧测定 | 第33页 |
·稻草秸秆预处理前后、降解前后表面形貌观察 | 第33页 |
·谷氨酸发酵废水水质指标测定 | 第33-34页 |
第3章 纤维素降解菌和产絮菌的复壮 | 第34-47页 |
·纤维素降解菌HIT-3 的形态特征 | 第34-36页 |
·纤维素降解前后形态变化 | 第36-37页 |
·纤维素降解菌HIT-3 的复壮 | 第37-38页 |
·产絮菌的形态特征 | 第38-39页 |
·产絮菌的复壮 | 第39-46页 |
·絮凝剂产生菌传代稳定性实验 | 第40-42页 |
·混合发酵产絮菌F2-F6 的生长、产絮过程 | 第42-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稻草秸秆资源化制取复合型生物絮凝剂 | 第47-67页 |
·稻草秸秆预处理 | 第48-52页 |
·稀酸稀碱预处理 | 第48-49页 |
·稀碱预处理优化试验 | 第49-50页 |
·稻草秸秆粒度对还原糖产率和转化率的影响 | 第50页 |
·氢氧化钠预处理对稻草秸秆成分的影响 | 第50-51页 |
·预处理对稻草秸秆表面形貌的影响 | 第51-52页 |
·纤维素糖化 | 第52-59页 |
·纤维素降解菌糖化纤维素 | 第52-56页 |
·纤维素复合酶系糖化纤维素 | 第56-59页 |
·以稻草秸秆糖化液为底物制取生物絮凝剂 | 第59-63页 |
·稻草秸秆菌解糖化液为底物制取生物絮凝剂 | 第59-62页 |
·稻草秸秆酶解糖化液为底物制取生物絮凝剂 | 第62-63页 |
·稻草秸秆制取生物絮凝剂产量分析 | 第63页 |
·稻草秸秆制取生物絮凝剂经济效益分析 | 第63-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5章 利用谷氨酸发酵废水制取生物絮凝剂 | 第67-84页 |
·谷氨酸发酵废水培养基的优化 | 第67-71页 |
·谷氨酸发酵废水水质分析 | 第67-68页 |
·废水浓度对絮凝活性的影响 | 第68页 |
·葡萄糖浓度对絮凝活性的影响 | 第68-69页 |
·不同碳源对絮凝活性的影响 | 第69-70页 |
·不同氮源对絮凝活性的影响 | 第70-71页 |
·谷氨酸发酵废水培养产絮菌F2-F6 的发酵条件 | 第71-75页 |
·初始pH 值 | 第71页 |
·摇床转速 | 第71-72页 |
·发酵温度 | 第72-73页 |
·发酵时间 | 第73-74页 |
·接种量 | 第74-75页 |
·产絮菌F2-F6 在谷氨酸发酵废水培养基中的生长 | 第75-77页 |
·絮菌F2-F6 生长过程 | 第75-76页 |
·絮凝活性物质产生过程 | 第76-77页 |
·产絮菌 F2-F6 在谷氨酸发酵废水和常规絮凝剂培养基中生 长过程比较 | 第77-80页 |
·产絮菌F2-F6 在两种培养基中生长曲线的比较 | 第77-78页 |
·产絮菌F2-F6 在两种培养基中絮凝活性的比较 | 第78-79页 |
·产絮菌F2-F6 在两种培养基中溶解氧变化比较 | 第79-80页 |
·以谷氨酸发酵废水制取生物絮凝剂的产量分析 | 第80-81页 |
·以谷氨酸发酵废水制取生物絮凝剂经济效益分析 | 第81-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结论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1-93页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