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家语》与《说苑》关系考论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绪言 | 第8-10页 |
一、相同材料来源下《家语》较早 | 第10-22页 |
1、"寡人欲吾国小而能守"章 | 第11-13页 |
2、"鲁有俭啬者"章 | 第13-14页 |
3、"季孙之赐我粟千钟"章 | 第14-15页 |
4、"入是国也"章 | 第15-16页 |
5、"孔子见老聃"章 | 第16页 |
6、"孔子见宋君"章 | 第16-17页 |
7、"孔子在齐舍于外馆"章 | 第17-18页 |
8、"孔子见罗雀者"章 | 第18-19页 |
9、"请释古之道"章 | 第19-20页 |
10、"荆公子行年十五"章 | 第20-21页 |
11、"曾子弊衣而耕于鲁"章 | 第21-22页 |
二、《说苑》似早实晚 | 第22-27页 |
1、"子路戎服见于孔子"章 | 第22-23页 |
2、"当今之君"章 | 第23-24页 |
3、"回有君子之道四焉"章 | 第24-25页 |
4、"吾死之后"章 | 第25-26页 |
5、"子路将行辞于孔子"章 | 第26-27页 |
三、《说苑》荟萃包括《家语》在内的多种资料而成 | 第27-34页 |
1、"智者寿乎"章 | 第28-29页 |
2、"子路盛服见于孔子"章 | 第29-32页 |
3、"子夏三年之丧毕"章 | 第32-34页 |
四、《说苑》引用或改造《家语》文句 | 第34页 |
1、"吾于甘棠"章 | 第34页 |
五、两书各有改动,互有优劣 | 第34-38页 |
1、"孔子闲处"章 | 第35页 |
2、"成人之行若何"章 | 第35-36页 |
3、"孔子兄子有孔篾者"章 | 第36-38页 |
六、出于不同材料系统 | 第38-40页 |
1、"孔子为鲁大司寇"章 | 第38-39页 |
2、"请问取人之法"章 | 第39-40页 |
3、"夫子之极言子产之惠也"章 | 第40页 |
七、《家语》有改动编辑 | 第40-42页 |
1、"颜渊将西游于宋"章 | 第40-41页 |
2、"孔子之宋"章 | 第41-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