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3页 |
一、选题依据 | 第10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三、创新之处 | 第11页 |
四、参考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第一章 民间文学艺术概述 | 第13-22页 |
一、民间文学艺术的概念渊源 | 第13-17页 |
(一) 民间文学艺术的概念综述 | 第13-15页 |
(二) 民间文学艺术表达和民间文学艺术作品 | 第15-16页 |
(三) 民间文学艺术和民间文学艺术表达 | 第16-17页 |
二、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现状 | 第17-22页 |
(一) 国际社会对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现状 | 第17-18页 |
(二) 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保护所面临的严峻形势 | 第18-22页 |
第二章 构建民间文学艺术社会保护机制的必要性分析 | 第22-36页 |
一、现行保护机制不能满足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的需要 | 第22-26页 |
(一) 民间文学艺术的基本特征是实现对其全面保护的根本理论障碍 | 第22-25页 |
(二) 民间文学艺术保护面临的诉讼制度障碍 | 第25-26页 |
二、社会团体主导型保护模式是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的必然选择 | 第26-36页 |
(二) 社会团体主导型保护模式的法理依据 | 第29-34页 |
(三) 实行社会团体主导型保护机制的制度裨益 | 第34-36页 |
第三章 民间文学艺术社会保护机制的构建 | 第36-46页 |
一、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必须坚持在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框架之内进行改革 | 第36-38页 |
(一) 民间文学艺术与知识产权的关系 | 第36-38页 |
(二) 必须坚持在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框架之下进行改革 | 第38页 |
二、构建以社会团体保护机制为基础和主导的社会保护机制 | 第38-40页 |
(一) 民间文学艺术社会保护团体管理人员的委任 | 第39页 |
(二) 民间文学艺术社会保护团体的治理结构 | 第39-40页 |
(三) 民间文学艺术社会保护团体的代表机构 | 第40页 |
(四) 民间文学艺术的登记和公示 | 第40页 |
三、构建以传承人保护机制为补充的社会保护机制 | 第40-42页 |
四、构建民间文学艺术特别诉讼机制的建议 | 第42-46页 |
(一) 民间文学艺术特别诉讼机制的制度参照 | 第42-44页 |
(二) 建立民间文学艺术特别诉讼机制的建议 | 第44-46页 |
结论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