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国民经济管理论文--能源管理论文

考虑能源和环境因素的中国省级生产率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1 绪论第12-20页
   ·研究背景第12-13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3-15页
   ·研究方法第15-16页
   ·本文的创新点第16-18页
   ·技术路线和章节设计第18-20页
2 理论及文献综述第20-45页
   ·经济增长理论第20-22页
   ·环境经济学及循环经济理论第22-24页
   ·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第24-30页
   ·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的度量:前沿生产模型第30-38页
   ·国内外关于中国生产率研究的文献综述第38-43页
   ·本章小结第43-45页
3 考虑能源投入的省级技术效率估计第45-67页
   ·能源投入与技术效率第45-47页
   ·时变技术效率的前沿生产模型第47-51页
   ·变量和数据第51-52页
   ·省级能源效率分析第52-57页
   ·考虑能源投入的省级技术效率估计第57-63页
   ·对前沿效率分析中模型选择问题的思考第63-65页
   ·本章小结第65-67页
4 考虑能源和环境因素的省级全要素生产率指数计算及分解第67-89页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及其环境代价第67-68页
   ·研究方法第68-74页
   ·环境数据和变量第74-79页
   ·省级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计算及分解第79-85页
   ·最佳实践的前沿生产单位第85-87页
   ·本章小结第87-89页
5 省级全要素生产率的收敛分析第89-103页
   ·地区差距与生产率收敛分析第89-90页
   ·我国地区间生产率差距的初步判断第90-92页
   ·省级全要素生产率的收敛分析第92-97页
   ·累积相对生产率分布的动态演进第97-102页
   ·本章小结第102-103页
6 省级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第103-121页
   ·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及变量的选取第103-106页
   ·基于线性面板数据模型的省级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分析第106-110页
   ·基于PSTR模型的省级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分析第110-119页
   ·本章小结第119-121页
7 结论和建议第121-128页
   ·实证研究的结论第121-124页
   ·对策建议第124-127页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后续研究展望第127-128页
致谢第128-129页
参考文献第129-141页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41-142页
附录2 全要素生产率指数计算结果的附表第142-147页

论文共1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外商技术转移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
下一篇:基于TOC的煤炭企业成本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