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理论与分析论文--负荷分析论文--系统中能量损失的降低及无功功率的补偿论文

菏泽电网无功管理与电压控制研究

摘要第10-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19页
    1.1 课题来源及意义第13-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1.2.1 对自动电压无功控制系统研究现状第14-15页
        1.2.2 对无功电压控制方式研究现状第15-16页
    1.3 电网无功管理的意义及基本原则第16-18页
    1.4 本文主要内容第18-19页
第二章 菏泽电网无功电压控制综合分析第19-27页
    2.1 菏泽地区电网分析第19-20页
    2.2 菏泽地区电力负荷特性分析第20-21页
        2.2.1 配网整体负荷受季节温度影响大第20-21页
        2.2.2 城、郊区配网供电区负荷特性差异明显第21页
        2.2.3 部分配网供电区特殊负荷特性分析第21页
    2.3 主要无功补偿设备第21-23页
        2.3.1 同步调相机第22页
        2.3.2 并联电容器第22-23页
        2.3.3 静止无功补偿器SVC第23页
    2.4 菏泽地区无功补偿面临的问题第23-26页
        2.4.1 变电站无功补偿存在的问题第23-24页
        2.4.2 中低压配电网无功补偿存在的问题第24页
        2.4.3 菏泽电网自动化状况分析第24-26页
    2.5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菏泽电网AVC系统构成及控制策略第27-40页
    3.1 菏泽电网AVC系统简介第27-28页
        3.1.1 AVC系统概述第27页
        3.1.2 AVC系统配置第27-28页
        3.1.3 省地调AVC互联方案第28页
    3.2 菏泽电网AVC系统主要功能与结构第28-29页
    3.3 菏泽电网AVC的控制目标和控制范围第29-30页
        3.3.1 AVC系统的稳定性控制第29页
        3.3.2 AVC系统的安全、经济性协调控制第29页
        3.3.3 省地调协调控制第29页
        3.3.4 连续型与离散型设备协调控制第29-30页
        3.3.5 菏泽电网AVC系统控制范围第30页
    3.4 菏泽电网AVC系统的控制策略第30-38页
        3.4.1 基于动态分区的分级控制策略第30-33页
        3.4.2 系统控制流程第33-34页
        3.4.3 控制模型和算法第34-35页
        3.4.4 系统控制策略说明第35-38页
        3.4.5 安全策略第38页
    3.5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四章 电网无功电压控制的动态优化算法第40-48页
    4.1 无功集中优化问题描述第41页
    4.2 动态规划法的状态简化第41-44页
        4.2.1 减少决策时段数第42-43页
        4.2.2 减少状态数量第43-44页
    4.3 基于生命周期管理建立无功优化的数学模型第44-46页
        4.3.1 全生命周期管理(ALM)电网设备第44-45页
        4.3.2 开关投切转移费用分析第45页
        4.3.3 改进后的动态无功优化数学模型第45-46页
    4.4 计算流程第46页
    4.5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五章 菏泽电网AVC系统应用分析与改进实现第48-63页
    5.1 菏泽电网AVC系统结构与目前的应用情况第48-51页
    5.2 菏泽电网AVC系统存在问题第51-53页
    5.3 菏泽电网AVC系统改进-无功优化控制系统第53-59页
        5.3.1 AVC系统改进的背景条件第53-54页
        5.3.2 AVC控制系统改进的策略和流程第54-59页
    5.4 菏泽电网AVC改进系统运行及评价第59-61页
        5.4.1 菏泽电网AVC改进系统运行情况第59-60页
        5.4.2 菏泽电网AVC系统评价体系第60-61页
    5.5 AVC系统改进的实践效果第61页
    5.6 本章小结第61-63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3-65页
    6.1 总结第63页
    6.2 展望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致谢第68-6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9-70页
附件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网络编码的污染攻击防御方法研究
下一篇:UMTS/WLAN/WIMAX融合网络中带宽分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