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18页 |
·国内外马铃薯产业现状 | 第10-15页 |
·国外马铃薯生产概况 | 第10-11页 |
·国内马铃薯生产概况 | 第11-12页 |
·我国马铃薯生产与世界先进国家的比较 | 第12-13页 |
·马铃薯消费、加工现状 | 第13页 |
·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体系建设及研究概况 | 第13-14页 |
·内蒙、甘肃等省区发展马铃薯种薯产业的先进经验 | 第14-15页 |
·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 第15-16页 |
·马铃薯营养丰富 | 第15页 |
·马铃薯市场需求量大 | 第15-16页 |
·保障我国粮食安全需要 | 第16页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榆林市发展马铃薯产业的意义与优势 | 第18-22页 |
·榆林市发展马铃薯产业的意义 | 第18-19页 |
·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有效地保障了全市粮食安全 | 第18-19页 |
·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有效地拉动全市农民人均纯收的增长 | 第19页 |
·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促进了马铃薯加工业与营销中间组织健康成长 | 第19页 |
·榆林市发展马铃薯产业优势分析 | 第19-22页 |
·土地优势 | 第19-20页 |
·气候优势 | 第20页 |
·经济优势 | 第20页 |
·技术优势 | 第20-21页 |
·交通优势 | 第21页 |
·政策优势 | 第21-22页 |
第三章 榆林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 第22-28页 |
·榆林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 | 第22-24页 |
·马铃薯种植面积、产量及分布 | 第22页 |
·马铃薯单产潜力 | 第22-23页 |
·马铃薯比较效益及经济份额 | 第23页 |
·马铃薯粮食保障功能 | 第23页 |
·马铃薯加工营销体系及种植技术 | 第23-24页 |
·榆林马铃薯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 第24-26页 |
·马铃薯品种落后,专用化程度低 | 第24页 |
·种薯基地建设滞后,繁供体系不健全 | 第24页 |
·科技推广体系建设滞后,规范化种植技术推广仍然停留在示范田块 | 第24-25页 |
·设备和技术落后,加工水平低,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 第25页 |
·储藏设施简陋,专业化市场建设滞后 | 第25-26页 |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6-28页 |
·能源化工及房地领域的高效应、投资高回报,对马铃薯产业形成了“挤出效应” | 第26页 |
·现行的金融体制,导致马铃薯加工企业融资难 | 第26页 |
·农民的社会保障严重滞后,制约了马铃薯规模化经营 | 第26页 |
·从事马铃薯生产的农民素质整体低下,难以适应马铃薯产业发展的要求 | 第26-28页 |
第四章 榆林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 第28-36页 |
·思路与原则 | 第28页 |
·发展思路 | 第28页 |
·发展原则 | 第28页 |
·发展目标 | 第28-29页 |
·对策与建议 | 第29-34页 |
·科学布局,合理选用良种,走标准化种植之路 | 第29页 |
·建立完善的马铃薯种薯繁育和推广体系 | 第29-31页 |
·加强专用商品薯基地建设 | 第31页 |
·加快节本高效集成技术推广 | 第31页 |
·大力推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 第31-32页 |
·大力推进马铃薯产业化经营 | 第32-33页 |
·加快马铃薯储藏库建设步伐 | 第33页 |
·建立和完善榆林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保障机制 | 第33-34页 |
·保障措施 | 第34-36页 |
·加强组织领导 | 第34页 |
·抓好示范带动 | 第34页 |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 第34-35页 |
·加大投入力度 | 第35页 |
·推进改革创新 | 第35-3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第36-39页 |
·结论 | 第36页 |
·讨论 | 第36-39页 |
·品种引进与品种选育 | 第36-37页 |
·种薯脱毒与种薯基地建设 | 第37页 |
·脱毒种薯质量与脱毒苗和繁殖体系 | 第37页 |
·脱毒种薯繁供模式的选择 | 第37-38页 |
·马铃薯轮作与无公害基地认证 | 第38页 |
·马铃薯加工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作者简介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