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聚乳酸/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结构与性能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26页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14页
   ·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4-24页
     ·聚乳酸的改性方法第14-17页
       ·共聚改性第14-15页
       ·共混改性第15-16页
       ·纳米复合改性第16-17页
     ·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第17-19页
       ·插层复合法第17页
       ·溶胶-凝胶法第17-18页
       ·原位聚合法第18页
       ·共混法第18-19页
     ·聚乳酸纳米复合材料的改性方法第19-24页
       ·聚乳酸/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第19-20页
       ·聚乳酸/碳纳米管纳米复合材料第20-22页
       ·聚乳酸/羟基磷灰石纳米复合材料第22页
       ·聚乳酸/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第22-24页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第24-26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4-25页
     ·研究内容第25-26页
第2章 母料法制备剥离型PLA/OMMT纳米复合材料第26-38页
   ·前言第26-27页
   ·实验部分第27-31页
     ·实验原料第27页
     ·实验方法第27-28页
       ·母料的制备第27-28页
       ·熔融共混法制备PLA/OMMT复合材料第28页
     ·表征方法第28-31页
       ·力学性能测试第28-29页
       ·熔体流动速率第29-30页
       ·X射线衍射分析(XRD)第30页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第30页
       ·热失重分析(TG)第30页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第30-31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1-37页
     ·熔体流动速率(MFR)第31页
     ·力学性能第31-32页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第32-34页
     ·热失重分析(TG)第34-35页
     ·X射线衍射(XRD)第35-36页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第36-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3章 聚乳酸接枝马来酸酐作为界面改性剂对PLA/OMMT复合材料的影响第38-53页
   ·前言第38-40页
   ·实验部分第40-44页
     ·实验原料第40-41页
     ·实验方法第41-42页
       ·反应挤出法制备聚乳酸接枝马来酸酐第41页
       ·接枝产物的提纯第41-42页
       ·PLA/PLA-g-MAH/OMMT复合材料的制备第42页
     ·表征方法第42-44页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第42页
       ·化学滴定法测接枝率第42-44页
       ·接枝产物表观观察第44页
       ·熔体流动速率、力学性能、热性能第44页
   ·实验结果第44-51页
     ·傅里叶红外光谱的表征(FT-IR)第44-46页
     ·化学滴定法测接枝率第46-47页
     ·接枝产物表观观察第47页
     ·熔体流动速率(MFR)第47-48页
     ·力学性能第48页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第48-50页
     ·热失重分析(TG)第50-51页
     ·试条拉伸状况第51页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4章 OMMT酯化法制备PLA/OMMT-MAH纳米复合材料第53-64页
   ·前言第53-55页
   ·实验部分第55-57页
     ·实验原料第55页
     ·实验方法第55-56页
       ·环己酮除水第55页
       ·OMMT-MAH的制备第55-56页
       ·OMMT-MAH的干燥和球磨第56页
       ·PLA/OMMT-MAH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第56页
     ·表征方法第56-57页
       ·红外光谱和酸值第56-57页
       ·熔体流动速率、力学性能、热性能第57页
   ·结果与讨论第57-62页
     ·酸值第57-58页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第58页
     ·熔体流动速率第58-59页
     ·力学性能第59-60页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第60-61页
     ·热失重分析(TG)第61-62页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64-67页
   ·实验结论第64-65页
     ·母料法对片层起到剥离作用第64页
     ·PLA-g-MAH的偶联和增韧作用第64页
     ·MAH对改性蒙脱土的第二次改性作用第64-65页
     ·PLA/PLA-g-MAH/OMMT和PLA/OMMT-MAH的优劣对比第65页
       ·力学性能第65页
       ·热降解性第65页
       ·颜色变化第65页
   ·实验展望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2页
个人简历、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72-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英语情态动词will的语义排歧对比研究--基于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及模糊C-均值聚类
下一篇:羧甲基纤维素钠/壳聚糖自组装多层膜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