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国内外森林碳汇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4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森林碳汇期货市场化的理论基础 | 第16-21页 |
·森林碳汇理论 | 第16-18页 |
·森林碳汇内涵的界定 | 第16页 |
·森林碳汇的固碳形式 | 第16-17页 |
·森林碳汇属性 | 第17-18页 |
·期货市场理论 | 第18-19页 |
·期货交易概念及特征 | 第18页 |
·期货市场的功能作用 | 第18-19页 |
·森林碳汇期货市场化的基本要素构成 | 第19-21页 |
·森林碳汇期货市场化的标的物 | 第19页 |
·森林碳汇期货市场化的供求要素 | 第19页 |
·森林碳汇期货市场化的价格要素 | 第19-20页 |
·森林碳汇期货市场化的政策环境要素 | 第20-21页 |
第三章 森林碳汇期货市场化的必要性研究 | 第21-31页 |
·国际碳排放市场发展现状 | 第21-24页 |
·国际碳市场结构 | 第21-22页 |
·世界主要碳排放交易市场 | 第22-24页 |
·国际碳市场的发展规模 | 第24页 |
·森林碳汇市场的发展现状 | 第24-26页 |
·国际碳汇市场的发展状况 | 第24-25页 |
·我国碳汇市场的现状 | 第25-26页 |
·森林碳汇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26-28页 |
·森林碳汇市场流动性弱 | 第26-27页 |
·森林碳汇交易成本高 | 第27-28页 |
·不合理的市场竞争 | 第28页 |
·森林碳汇期货市场化的必要性分析 | 第28-31页 |
·碳汇期货市场是开放市场,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 | 第29页 |
·碳汇期货具有价格发现功能,可规避不合理竞争 | 第29页 |
·规范化运作,有效规避风险 | 第29-31页 |
第四章 森林碳汇期货市场化的标的物分析 | 第31-37页 |
·森林碳汇的期货商品特性 | 第31-35页 |
·可储藏性 | 第31-33页 |
·品质可划分性 | 第33页 |
·森林碳汇的交易大宗性 | 第33-34页 |
·森林碳汇价格波动频繁 | 第34-35页 |
·我国森林碳汇期货商品化的困境 | 第35-36页 |
·加强国内基础工作建设 | 第36-37页 |
·完善数据库建设,加强技术创新 | 第36页 |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探索森林碳汇定价机制 | 第36页 |
·根据森林碳汇特性,制定规范的产品标准 | 第36-37页 |
第五章 森林碳汇期货市场化的供求分析 | 第37-43页 |
·森林碳汇市场需求分析 | 第37-38页 |
·森林碳汇市场的需求主体 | 第37页 |
·我国森林碳汇市场有效需求不足 | 第37-38页 |
·森林碳汇市场供给分析 | 第38-40页 |
·森林碳汇市场的供给主体 | 第38-39页 |
·我国森林碳汇市场有效供给乏力 | 第39-40页 |
·森林碳汇期货市场化供求分析 | 第40-43页 |
·森林碳汇期货市场化的供求困境 | 第40页 |
·森林碳汇期货市场化供求激励机制的构建 | 第40-43页 |
第六章 森林碳汇期货市场化基础价格分析 | 第43-49页 |
·影响森林碳汇期货市场基础价格的主要因素 | 第43-44页 |
·全球碳市场价格 | 第43页 |
·林地的机会成本 | 第43-44页 |
·森林碳汇交易的复杂性及成本 | 第44页 |
·森林碳汇服务生产面临的风险 | 第44页 |
·森林碳汇期货市场价格的基础决定因素-碳汇价值的估算方法 | 第44-46页 |
·森林碳汇期货市场基础价格确定 | 第46-49页 |
第七章 森林碳汇期货市场化政策环境分析 | 第49-54页 |
·我国政府对森林碳汇市场的态度 | 第49-51页 |
·我国政府对二氧化碳减排的态度 | 第49-50页 |
·我国政府对森林碳汇的态度 | 第50-51页 |
·森林碳汇期货市场化的政策环境 | 第51-52页 |
·我国森林碳汇期货市场化的基本政策环境 | 第51页 |
·我国森林碳汇期货市场化政策层面的不足 | 第51-52页 |
·政府职能的加强 | 第52-54页 |
·加强宣传培训,普及碳汇知识 | 第52页 |
·加强自身监管,促进森林碳汇市场健康发展 | 第52页 |
·建立森林碳汇产权的法律,引入竞争机制 | 第52页 |
·建立有效的风险规避机制 | 第52页 |
·加强森林碳汇监测、核证研究,培养专业人才 | 第52-53页 |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 第53页 |
·提高建立交易所的门槛 | 第53-54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个人简介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