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中止若干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言 | 第10页 |
第一章 犯罪中止的立法理由 | 第10-20页 |
第一节 犯罪中止立法理由的理论考察 | 第11-18页 |
一、 刑事政策说 | 第11-14页 |
二、 褒奖理论及其评析 | 第14页 |
三、 刑罚目的说及其评析 | 第14-15页 |
四、 法律说 | 第15-18页 |
第二节 我国犯罪中止立法理由的再思考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犯罪中止与其他犯罪停止形态的竞合 | 第20-27页 |
第一节 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竞合 | 第20-23页 |
第二节 犯罪中止与犯罪既遂的竞合 | 第23-27页 |
第三章 共同犯罪中止问题研究 | 第27-44页 |
第一节 共同犯罪中止的理论聚讼 | 第27-34页 |
一、 整体中止论 | 第27-29页 |
二、 个别中止论 | 第29-30页 |
三、 区别对待论 | 第30-31页 |
四、 切断因果关系论 | 第31-32页 |
五、 行为解体说 | 第32页 |
六、 原因力标准说 | 第32-34页 |
第二节 部分共犯人犯罪中止的认定 | 第34-39页 |
一、 组织犯的犯罪中止 | 第34-36页 |
二、 教唆犯的犯罪中止 | 第36-37页 |
三、 帮助犯的犯罪中止 | 第37-38页 |
四、 共同实行犯的犯罪中止 | 第38-39页 |
第三节 共犯关系的脱离 | 第39-44页 |
一、 共犯关系脱离的概念 | 第40-41页 |
二、 对共犯关系脱离的解读 | 第41-42页 |
三、 共犯关系脱离的刑事责任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后记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