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保险法论文

浅析汽车保险欺诈及对策构建--由“碰瓷案件”频发引发的法律思考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导言第11-13页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二、 文献综述第12-13页
 三、 研究与分析方法第13页
第一章 对碰瓷有关问题的概述第13-17页
 第一节 由“碰瓷”引发的保险欺诈案例分析第13-16页
  一、 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第14-15页
  二、 向多家保险公司投保,骗取保险金第15页
  三、 选用低档车碰高档车第15-16页
  四、 以次充好,夸大损失第16页
 第二节 “碰瓷”的由来及概念界定第16-17页
第二章 碰瓷案件的理论分析第17-22页
 第一节 信息不对称导致保险人处于弱势地位第17-19页
 第二节 保险合同的射幸性诱导保险欺诈的发生第19-20页
  一、 射幸合同的定义第19页
  二、 射幸性是道德风险发生的首要原因第19-20页
 第三节 损失补偿原则第20-22页
  一、 损失补偿原则的由来第20页
  二、 损失补偿原则的性质第20-22页
  三、 我国对损失补偿原则的规定第22页
第三章 碰瓷案件性质的认定第22-25页
 第一节 碰瓷案件的特点第22-23页
  一、 隐蔽性第22-23页
  二、 多方勾结第23页
  三、 社会危害严重第23页
 第二节 碰瓷案件的手段第23-24页
  一、 利用受害人的不良驾车习惯制造保险事故第23-24页
  二、 利用老旧名牌汽车碰瓷第24页
  三、 团伙有组织地作案第24页
 第三节 碰瓷骗保的表现形式第24-25页
  一、 重复保险第24-25页
  二、 超额投保第25页
  三、 夸大损失,低险高赔第25页
第四章 引发碰瓷案件的原因及对策分析第25-38页
 第一节 导致碰瓷案件频发的原因第25-28页
  一、 根本原因第25-26页
  二、 客观原因第26-27页
  三、 主观原因第27-28页
 第二节 碰瓷案件的影响第28-30页
  一、 侵害保险公司的利益,致其造成巨大损失第29页
  二、 损害其他投保人的合法权益第29页
  三、 败坏社会道德风气,破坏经济的稳定发展第29-30页
 第三节 国外汽车保险反欺诈现状第30-32页
  一、 美国反保险欺诈研究现状第30-31页
  二、 英国反保险欺诈研究现状第31-32页
  三、 日本反保险欺诈研究现状第32页
 第四节 碰瓷案件的监管及防治措施第32-38页
  一、 健全完善保险法规,提高公众法律意识第32-33页
  二、受害人及时报案 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第33-34页
  三、 建立信息中心,实现信息共享第34-35页
  四、 加强保险公司内部监管第35-36页
  五、 设立专门的反保险欺诈机构第36页
  六、 加强汽车修理行业的管理整治第36页
  七、 对保险欺诈行为严惩不贷第36-38页
结语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1页
后记第41-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卒中后抑郁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研究
下一篇:两种芋螺毒素类似物抑制吗啡诱导小鼠条件性位置偏爱及nNOS表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