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7-8页 |
一、孟德斯鸠之前的政体学说 | 第8-13页 |
(一) 亚里士多德的政体学说 | 第9-10页 |
(二) 波利比乌斯的政体学说 | 第10-11页 |
(三) 马基雅维里的政体学说 | 第11-13页 |
二、孟德斯鸠与马基雅维里 | 第13-19页 |
(一) 对波利比乌斯的两种处理 | 第14-17页 |
(二) 对专制的不同见解 | 第17-19页 |
三、反思罗马模式 | 第19-23页 |
(一) 清除马基雅维里主义 | 第20-22页 |
(二) 为罗马“除魅 | 第22-23页 |
四、孟德斯鸠的政体分类的特色 | 第23-27页 |
(一) 重新阐述东方专制 | 第23-25页 |
(二) 专制政体的特殊地位 | 第25-26页 |
(三) 隐蔽的政体 | 第26-27页 |
五、现代君主政体的起源 | 第27-34页 |
(一) 英国模式:极端自由的政体 | 第27-30页 |
(二) 法国的特殊性 | 第30-32页 |
(三) 日耳曼模式 | 第32-34页 |
六、重塑宽和君主政体 | 第34-43页 |
(一) 复归野蛮的威胁 | 第34-35页 |
(二) 法国君主政体的设计 | 第35-41页 |
(三) 法律的意义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