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4页 |
一、制度法学形成的理论语境和哲学背景 | 第14-24页 |
(一) 理论语境:旧法律实证主义在批判中陷入困境 | 第14-21页 |
1. 规范主义与反规范主义之争——折射社会事实理论之偏狭 | 第14-17页 |
2. 事实与价值二分——分离理论的缺憾 | 第17-21页 |
(二) 哲学背景:实践哲学的复兴为制度法学提供了新视角 | 第21-24页 |
1. 实践哲学的复兴:回归实践理性 | 第21-23页 |
2. 实践理性给制度法学以何启示 | 第23-24页 |
二、制度法学为法律实证主义寻求新的理论出路 | 第24-40页 |
(一) 制度法学的理论目标:实现“应然”与“实然”的制度性结合 | 第25-26页 |
(二) 法律作为制度性事实存在——对社会事实理论的贡献 | 第26-35页 |
1. 哲学意义上的法律制度——思想客体 | 第27-29页 |
2. 社会学意义上的法律制度——现实实体 | 第29-33页 |
3. 制度事实——统一精神性与现实性的概念 | 第33-35页 |
(三) 制度道德论——超越实证主义和自然法 | 第35-40页 |
1. 实在法的道德相关性 | 第35-37页 |
2. 法律的正当性论证何以必要和可能 | 第37-39页 |
3. 道德的制度化——实践理性的结果 | 第39-40页 |
三、制度法学与法律实证主义的内在关联 | 第40-56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40-41页 |
(二) 制度法学之法律实证主义传承 | 第41-52页 |
1. 实证主义哲学根基 | 第41-42页 |
2. 法律实证主义的“中心地带”之坚守 | 第42-47页 |
3. 与新分析法学的一脉相承 | 第47-50页 |
4. 与自然法的貌合神离 | 第50-52页 |
(三) 制度法学对法律实证主义的超越 | 第52-54页 |
(四) 结论:修正而非背叛 | 第54-56页 |
结语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