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劳动法论文

论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司法化改革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导言第12-13页
第一章 劳动争议概论第13-24页
 第一节 劳动争议的概念和性质第13-17页
  一、劳动争议的概念第13-15页
  二、劳动争议的性质第15-17页
 第二节 劳动争议的分类第17-19页
 第三节 劳动争议诉讼第19-24页
  一、劳动争议诉讼的概念第19-21页
  二、劳动争议诉讼的特点第21-24页
第二章 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概况第24-32页
 第一节 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历史渊源第24-28页
  一、劳动争议的历史演变第24-25页
  二、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历史沿革第25-28页
 第二节 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立法概况第28-29页
 第三节 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基本制度第29-32页
第三章 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制度的缺陷与价值评析第32-37页
 第一节 我国现行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的缺陷和价值评判第32-33页
 第二节 我国现行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缺陷和价值评判第33-36页
  一、劳动争议仲裁机构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第33页
  二、“仲裁前置”程序不合理第33-34页
  三、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与诉讼时效不能顺利接轨第34-36页
  四、对劳动争议仲裁缺乏有效监督第36页
 第三节 我国现行劳动争议诉讼制度的缺陷和价值评判第36-37页
第四章 外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分析比较第37-42页
 第一节 前苏联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第38页
 第二节 法国、德国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第38-39页
 第三节 澳大利亚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第39-40页
 第四节 日本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第40页
 第五节 香港、台湾地区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第40-42页
  一、香港地区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第40-41页
  二、台湾地区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第41-42页
第五章 改革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模式选择第42-48页
 第一节 我国劳动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几种改革模式及简要评析第42-45页
  一、“或裁或审”模式第42-43页
  二、“只裁不审”模式第43-44页
  三、“只审不裁”模式第44-45页
 第二节 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价值取向和定位第45-46页
 第三节 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改革模式之选择第46-48页
第六章 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新体制及专门劳动法院诉讼制度的构建第48-53页
 第一节 完善劳动争议调解制度,拓宽劳动争议解决渠道第48-49页
 第二节 在立法方面,制定专门的劳动争议诉讼程序性法律第49-51页
 第三节 在司法方面,在法院系统内设立专门的劳动法庭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5-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出入境管理中国籍认定与出入境许可问题研究
下一篇:医疗告知义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