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生事务管理对中国辅导员职业化与专业化的启示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1页 |
一、导论 | 第11-15页 |
(一)问题的提出与选题的意义 | 第11-13页 |
(二)基本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三)主要创新点 | 第14-15页 |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5-20页 |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16-18页 |
(二)辅导员职业化与专业化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三、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 第20-24页 |
(一)美国高校学生事务队伍发展历程 | 第20-21页 |
(二)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发展历程 | 第21-23页 |
(三)我国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现状 | 第23-24页 |
四、中美高校学生事务队伍的差异及其启示 | 第24-38页 |
(一)中美学生事务管理理念差异 | 第24-25页 |
(二)中美学生事务管理队伍准入机制与晋升机制差异 | 第25-27页 |
(三)中美学生事务管理队伍培养培训差异 | 第27-30页 |
(四)中美学生事务管理队伍评价标准差异 | 第30页 |
(五)中美学生事务管理内容及工作方式差异 | 第30-38页 |
五、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机制的特点及启示 | 第38-44页 |
(一)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的管理组织特点 | 第38-42页 |
(二)我国学生工作机制特点 | 第42页 |
(三)我国学生事务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 | 第42-44页 |
六、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与专业化的策略分析 | 第44-49页 |
(一)落实"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 | 第44页 |
(二)构建科学化的学生实务管理理论体系 | 第44-45页 |
(三)构建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内部管理机制 | 第45-46页 |
(四)构建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外部支撑体系 | 第46-49页 |
结束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