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英文摘要 | 第11-13页 |
第一章 金刚石及类金刚石合成的研究进展 | 第13-34页 |
·金刚石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高温高压(HPHT)法 | 第13-14页 |
·化学气相沉积法(CVD) | 第14-15页 |
·物理气相沉积法(PVD) | 第15页 |
·水热、溶剂热合成法 | 第15-16页 |
·电化学合成金刚石及类金刚石的研究进展 | 第16-21页 |
·高压电沉积法 | 第16-19页 |
·低压电沉积法 | 第19-20页 |
·电化学沉积法 | 第20-21页 |
·溶剂热电化学合成方法 | 第21-22页 |
·金刚石及类金刚石的表征方法 | 第22-26页 |
·拉曼光谱(Raman) | 第22-24页 |
·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FTIR) | 第24页 |
·X射线衍射(XRD) | 第24-25页 |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25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25页 |
·投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25-26页 |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26-27页 |
·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26页 |
·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6-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34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34-40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34页 |
·实验方法 | 第34-39页 |
·试剂的处理 | 第34-36页 |
·电极的制备 | 第36-38页 |
·实验装置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0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40-63页 |
·氯仿为碳源电化学还原制备类金刚石 | 第40-57页 |
·氯仿/离子液体中电化学合成类金刚石 | 第40-43页 |
·结果分析 | 第40-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氯仿/碳酸丙烯酯溶液中电化学合成类金刚石 | 第43-46页 |
·结果分析 | 第44-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溶剂热电化学法 | 第46-57页 |
·温度对溶剂热电化学沉积的影响 | 第46-48页 |
·结果分析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8页 |
·氯仿含量对溶剂热电化学沉积的影响 | 第48-50页 |
·结果分析 | 第48-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电极材料对电化学沉积的影响 | 第50-53页 |
·结果分析 | 第50-52页 |
·电化学性质研究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页 |
·溶剂对溶剂热电化学沉积的影响 | 第53-54页 |
·结果分析 | 第54页 |
·结论 | 第54页 |
·PC-TBAC-CHCl_3体系在最优条件下电沉积类金刚石碳膜 | 第54-57页 |
·结果分析 | 第55-56页 |
·反应机理探讨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7页 |
·四氯化碳为碳源电化学还原制备类金刚石 | 第57-59页 |
·四氯化碳/离子液体中电化学合成类金刚石 | 第57-58页 |
·结果分析 | 第58页 |
·结论 | 第58页 |
·PC-TBAC-CCl_4体系溶剂热电化学法合成 | 第58-59页 |
·结果分析 | 第59页 |
·结论 | 第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