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银行体制论文

全面开放条件下我国外资银行监管问题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1 导论第8-12页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8-9页
   ·研究思路和体系结构第9-10页
   ·研究方法与创新第10-12页
     ·研究方法第10-11页
     ·研究创新第11-12页
2 银行监管理论述评第12-23页
   ·银行监管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第12-17页
     ·公共利益论第12-14页
     ·捕获论第14-15页
     ·经济管制论第15-17页
   ·银行监管有效性理论第17-20页
     ·银行监管的成本—收益分析法第18-19页
     ·银行监管的边界分析法第19-20页
   ·外资银行监管政策的理论依据第20-23页
     ·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监管的理论依据第20-21页
     ·外资银行市场运营监管的理论依据第21-22页
     ·外资银行市场退出监管的理论依据第22-23页
3 我国外资银行的监管现状及其有效性分析第23-33页
   ·外资银行的经营现状与风险表现第23-27页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阶段性分析第23页
     ·外资银行在华经营现状第23-26页
     ·外资银行的风险表现第26-27页
   ·外资银行监管现状第27-29页
   ·我国外资银行监管现状的有效性分析第29-33页
     ·市场准入环节监管的非效率第30-31页
     ·市场运营环节监管的非效率第31-32页
     ·市场退出环节监管中的非效率第32-33页
4 全面开放条件下我国外资银行监管面临的挑战第33-46页
   ·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银行业的举措第33-34页
   ·外资银行在全面开放条件下的发展战略第34-40页
     ·外资银行的市场进入战略第34-36页
     ·外资银行的地域拓展战略第36-38页
     ·外资银行的客户与业务拓展战略第38-39页
     ·外资银行的竞争与合作战略第39-40页
   ·全面开放对我国银行监管政策工具的挑战第40-42页
     ·准备金要求等政策工具的效率有所减弱第40页
     ·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具有迫切性第40-41页
     ·资本充足率要求的规定未作细化第41-42页
   ·外资银行经营模式对我国银行监管模式的挑战第42-43页
   ·外资入股中资银行对我国银行监管体制的挑战第43-46页
     ·对外资入股中资银行的股权比例的限制监管难以达到我们监管的预期目的第44-45页
     ·对被参股的中资银行的监管难度随着各外资机构自身的风险程度不同和其参股的中资银行的数量的增加而不断提高第45页
     ·机构混业经营挑战我国银行监管体制第45-46页
5 全面开放条件下加强我国外资银行监管的思路与建议第46-75页
   ·构建我国有效的外资银行监管框架第46-55页
     ·功能性监管模式是我国外资银行混业经营趋势的内在要求第46-48页
     ·建立我国外资银行功能性监管的基本框架第48-53页
     ·为健全我国外资银行功能性监管而需经历的三个阶段第53-55页
   ·提高我国外资银行监管措施的有效性第55-68页
     ·其他国家外资银行监管措施的分析与借鉴第55-59页
     ·对外资银行监管措施有效性的实证分析第59-64页
     ·构架我国外资银行审慎性监管体系第64-68页
   ·加强我国外资银行监管的国际协调与合作第68-75页
     ·外资银行监管国际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第68-69页
     ·外资银行监管中的国际协调机制及其基本原则第69-72页
     ·加强我国外资银行监管与其母国监管、国际组织监管之间的协调与合作第72-75页
参考文献第75-89页
后记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上市银行资本结构与治理绩效的关系研究
下一篇:FDI技术溢出与我国吸收能力的研究--基于地区差异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