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集波分复用光源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32页 |
·引言 | 第15-16页 |
·DWDM 系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6-18页 |
·DWDM 光源设计的关键技术 | 第18-30页 |
·LD 的温度控制技术 | 第18-22页 |
·LD 的波长漂移检测技术 | 第22-26页 |
·LD 的波长控制技术 | 第26-29页 |
·LD 的建模技术 | 第29-30页 |
·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30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30-32页 |
第2章 基于温度特性的DFB-LD 稳态特性模型 | 第32-51页 |
·引言 | 第32页 |
·基于温度特性的DFB-LD 稳态特性模型 | 第32-42页 |
·DFB-LD 的结构 | 第32-33页 |
·温度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 | 第33-35页 |
·温度的控制对象 | 第35-37页 |
·光功率的稳态特性 | 第37-39页 |
·波长的稳态特性 | 第39-42页 |
·仿真与实验结果 | 第42-50页 |
·静态温度误差分析 | 第44-46页 |
·温度控制对象分析 | 第46-47页 |
·功率稳态特性分析 | 第47-49页 |
·波长稳态特性分析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3章 基于复合补偿的LD 模糊温度控制技术研究 | 第51-69页 |
·引言 | 第51页 |
·DWDM 光源温度控制特点 | 第51-53页 |
·DWDM 光源运行特点分析 | 第51-52页 |
·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目标 | 第52页 |
·影响温度控制系统输出特性的因素 | 第52-53页 |
·软硬件复合补偿式模糊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 第53-59页 |
·模拟式模糊温度控制器设计 | 第53-56页 |
·模糊温度控制器的复合补偿 | 第56-59页 |
·温度的启动控制 | 第59-63页 |
·模糊化方法 | 第60-61页 |
·自修正因子的模糊控制规则设计 | 第61-63页 |
·预测修正模型 | 第63页 |
·实验结果 | 第63-68页 |
·温度控制稳态精度实验 | 第63-64页 |
·温度控制动态效果实验 | 第64-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4章 基于高性能温度控制的LD 驱动技术研究 | 第69-79页 |
·引言 | 第69页 |
·采用标准具检测的波长锁定技术 | 第69-72页 |
·温度补偿的波长锁定装置 | 第69-71页 |
·波长锁定结果与评估 | 第71-72页 |
·光源的功率控制技术 | 第72-75页 |
·ACC/APC 控制 | 第72-73页 |
·功率控制效果实验 | 第73-75页 |
·LD 的保护技术 | 第75-78页 |
·半导体制冷器的保护 | 第75-76页 |
·LD 的浪涌保护技术 | 第76-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5章 基于休眠的DWDM 光源监控技术研究 | 第79-96页 |
·引言 | 第79页 |
·影响DWDM 光源输出特性的不稳定因素 | 第79-80页 |
·LD 的老化 | 第79页 |
·噪声 | 第79-80页 |
·光电二极管的参数漂移 | 第80页 |
·基于休眠的低噪声数字监控系统设计 | 第80-91页 |
·数字监控系统的设计目标 | 第80-81页 |
·基本光源通道的设计 | 第81-82页 |
·数字监控系统硬件设计 | 第82-86页 |
·数字监控系统软件设计 | 第86-91页 |
·远程监控技术研究 | 第91-93页 |
·在线波长和功率校正技术 | 第91-93页 |
·其它基本功能 | 第93页 |
·远程监控系统波长漂移控制效果 | 第93-95页 |
·注入电流-波长漂移实验 | 第94页 |
·温度-波长漂移实验 | 第94-95页 |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结论 | 第96-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7页 |
附录 | 第107-10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8-109页 |
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第109页 |
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 第109页 |
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学位涉密论文管理 | 第109-110页 |
致谢 | 第110-111页 |
个人简历 | 第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