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司法制度论文--法院论文

论我国法官职业化制度的构建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引言第10-11页
第1章 法官职业化的理论分析第11-17页
   ·法官职业化的概念第11页
   ·法官职业化的内涵特征第11-14页
     ·相同的知识结构第12-13页
     ·富有实践经验第13页
     ·品质的趋同性第13-14页
     ·法官的独立、中立、和被动第14页
   ·法官职业化的制度核心—法官独立第14-15页
   ·法官职业化的价值第15-17页
     ·实现司法公正第15-16页
     ·树立司法权威第16页
     ·提高诉讼效率第16-17页
第2章 法官职业化的两种模式比较第17-23页
   ·英美法系的职位法官模式第17-18页
     ·固定的职位第17页
     ·终身任职第17-18页
     ·精英化第18页
     ·非升迁制第18页
   ·大陆法系的职业法官模式第18-20页
     ·学历与资格化第18-19页
     ·职业文官化第19页
     ·非个性化第19-20页
     ·逐级晋升化第20页
   ·两种模式的共同特点和趋同性分析第20-23页
     ·法官职业制度化第20页
     ·专业化是法官选任的必要要件第20-21页
     ·高度精英化第21页
     ·法官来源的多元化与逐级选任制相互影响第21页
     ·终身制和职业保障第21-23页
第3章 我国推行法官职业化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23-29页
   ·构建法官职业化制度的可行性分析第23-25页
     ·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法官职业化的制度构建提供物质基础第23页
     ·司法改革所形成的良好局面为实行法官职业化制度提供了基本政治条件第23-24页
     ·立法上,《法官法》为实行法官职业化奠定基本法律基础第24页
     ·论研究的发展和法学教育的深化为法官职业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智力保障第24-25页
     ·法官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第25页
   ·推行法官职业化的必要性分析第25-29页
     ·法官职业化是司法活动特性的反映第25-26页
     ·法官职业化是实现司法独立和司法公正的必然要求,是走向法治国家必经途径第26-27页
     ·法官职业化是我国司法改革的必然选择第27-29页
第4章 构建法官职业化的主要障碍及原因分析第29-37页
   ·司法权地方化是现行司法体制最大的弊病第29-30页
   ·法官职业大众化及其原因第30-31页
   ·法院管理的行政化及其原因第31-33页
   ·法官职业保障制度的缺失及其原因第33-35页
   ·历史的沉淀和民族民主法律意识的缺乏及其原因第35-37页
第5章 法官职业化的制度构建第37-48页
   ·构建法官职业化应遵循的原则第37-40页
     ·坚持党的领导原则第37-38页
     ·维护司法权独立行使原则第38-39页
     ·借鉴外国经验与我国国情相结合的原则第39-40页
   ·构建我国法官职业化制度第40-48页
     ·改革法院的人事和财政体制,消除司法权地方化现象第40-41页
     ·改革审判权行政化运行机制,确保法官独立第41-42页
     ·提高法官任职资格,禁绝法官大众化现象第42-46页
     ·确立法官的身份和经济保障制度第46页
     ·努力提高民族的法律素养,树立崇尚法治,信赖司法的法律意识第46-48页
结语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力系统外部网络等值研究
下一篇:卡文纳长诗《大饥荒》中的反田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