汞气浓度在线光谱分析技术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3页 |
·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湿化学分析方法 | 第13-14页 |
·在线分析方法 | 第14-17页 |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目的 | 第17-19页 |
第2章 理论模型与实验装置 | 第19-36页 |
·原子光谱 | 第19-26页 |
·谱线的轮廓与自然宽度 | 第19-21页 |
·影响谱线变宽的因素 | 第21-26页 |
·建立理论模型 | 第26-31页 |
·实验装置 | 第31-35页 |
·氘灯 | 第31-33页 |
·光谱仪 | 第33-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3章 一些物理现象对汞浓度评价影响的研究 | 第36-45页 |
·系统稳定性的测量 | 第36-39页 |
·饱和现象的观察 | 第39-40页 |
·空气粒子数密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 第40-42页 |
·液面形状对汞蒸气浓度的影响 | 第42-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汞气浓度与光谱参量之间的关系 | 第45-58页 |
·汞气浓度的确定 | 第45-48页 |
·建立汞气浓度与光谱参量的关系 | 第48-54页 |
·温度、压强对吸收谱线的影响 | 第48-49页 |
·改变温度调节汞气浓度 | 第49-54页 |
·气体池长度与光谱参量的关系 | 第54-55页 |
·低浓度情况下的测量 | 第55-57页 |
·系统各项指标及应用领域 | 第57页 |
·系统各项指标 | 第57页 |
·应用领域 | 第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