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 第1-12页 |
一、 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 | 第11页 |
二、 (国际)税收流失严重 | 第11-12页 |
三、 重申国际税收管辖权 | 第12页 |
第一章 电子商务下国际税收管辖权问题的提出 | 第12-20页 |
第一节 电子商务及国际税收管辖权的概述 | 第12-14页 |
一、 电子商务定义 | 第12-13页 |
二、 电子商务发展概况 | 第13-14页 |
三、 国际税收管辖权定义及确定依据 | 第14页 |
第二节 电子商务背景下的国际税收管辖权问题的产生及其现状 | 第14-17页 |
一、电子商务背景下的国际税收管辖权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14-16页 |
二、电子商务背景下的国际税收管辖权问题的现状 | 第16-17页 |
第三节 电子商务背景下的国际税收管辖权的特点 | 第17-18页 |
一、 全球性与地区性差异存在 | 第17-18页 |
二、 互存性与冲突性同时存在 | 第18页 |
三、 利用性与合作性成为可能 | 第18页 |
第四节 电子商务背景下讨论国际税收管辖权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第18-20页 |
一、 理论意义:补充国际税收管辖权传统学说的不足,完善学科建设 | 第19页 |
二、 实践意义:增加国家的税收收入;给相关企业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国际税收管辖权传统学说及其面临的挑战 | 第20-30页 |
第一节 税收管辖权概述 | 第20-22页 |
一、 国家税收管辖权的产生 | 第20页 |
二、 税收管辖权的类型 | 第20-21页 |
三、 各国对税收管辖权的选择及我国如何行使税收管辖权 | 第21-22页 |
第二节 两种传统税收管辖权学说及其评述 | 第22-26页 |
一、 居民税收管辖权传统学说及其评述 | 第22-24页 |
二、 地域税收管辖权传统学说及其评述 | 第24-26页 |
第三节 两种学说在互联网时代所面临的新挑战 | 第26-30页 |
一、 对收入来源地税收管辖权的挑战 | 第26-29页 |
二、 对居民税收管辖权的挑战 | 第29-30页 |
第三章 电子商务下的国际税收管辖权的确定 | 第30-36页 |
第一节 电子商务背景下国际税收管辖权确定的原则 | 第30-32页 |
一、中性和公平性 | 第31页 |
二、 普遍性和前瞻性 | 第31页 |
三、 整体性和系统性 | 第31-32页 |
四、 财政收入原则 | 第32页 |
五、 尽量利用既有税收规定原则 | 第32页 |
第二节 电子商务背景下国际税收管辖权确定的标准 | 第32-36页 |
一、 电子商务征税的标准 | 第32-33页 |
二、 确定国际税收管辖权的标准 | 第33-36页 |
第四章 国际组织及各国对电子商务税及管辖权实践 | 第36-44页 |
第一节 国际组织与发达国家在此问题的实践及经验 | 第36-43页 |
一、 国际组织在此问题的决议与实践 | 第36-38页 |
二、 发达国家在此问题的实践 | 第38-43页 |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在此问题上的努力 | 第43-44页 |
第五章 我国的立法建议 | 第44-51页 |
第一节 我国电子商务税收立法的根本原则和立法目的 | 第44-47页 |
一、 我国电子商务税收立法的根本原则 | 第44-46页 |
二、 我国电子商务税收的立法目的 | 第46-47页 |
第二节 完善我国电子商务税收政策与管理的建议 | 第47-51页 |
一、 制定电子商务税收对策 | 第48-49页 |
二、 我国电子商务税收征管措施建议 | 第49-50页 |
三、 我国现阶段的电子商务征税构想与办法 | 第50-51页 |
代结语:由管辖权入手重构我国的涉外税法体系 | 第51-54页 |
一、 我国的涉外税法体系 | 第51-52页 |
二、 重构我国的涉外税法体系 | 第52-54页 |
主要参考书目 | 第54-57页 |
后记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