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 | 第1-6页 |
| 第一部分 IPO定价概述 | 第6-12页 |
| 一、 IPO定价的基本情况 | 第6-7页 |
| 1、 回避风险 | 第6页 |
| 2、 信息非均衡性 | 第6-7页 |
| 3、 投机买卖 | 第7页 |
| 4、 流动性 | 第7页 |
| 5、 估价费用 | 第7页 |
| 二、 几种IPO定价的方法及局限 | 第7-9页 |
| 1、 贴现现金流估价法 | 第8页 |
| 2、 相对估价法 | 第8-9页 |
| 3、 询价法 | 第9页 |
| 三、 国内发行A股IPO定价的发展情况 | 第9-10页 |
| 四、 本文的主要任务 | 第10-12页 |
| 第二部分 茂炼股份发行A股的历史背景 | 第12-16页 |
| 一、 公司概况 | 第12页 |
| 二、 茂炼股份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主要条款 | 第12-13页 |
| 三、 发行A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13-16页 |
| 1、 尽快发行A股的必要性 | 第13-14页 |
| 2、 尽快发行A股的可行性 | 第14-16页 |
| 第三部分 IPO定价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 第16-30页 |
| 一、 宏观经济状况的影响 | 第16-18页 |
| 1、 2001年中国宏观经济的预测 | 第16-17页 |
| 2、 后两年宏观经济增长的预测 | 第17-18页 |
| 3、 预期出台的宏观政策或可能的政策变化 | 第18页 |
| 二、 市场利率水平和市场资金供应影响 | 第18-20页 |
| 1、 市场利率水平调整的可能性 | 第18-19页 |
| 2、 市场资金供应的变化 | 第19-20页 |
| 三、 石化行业特点 | 第20-22页 |
| 1、 石油化工是我国的支柱产业 | 第20-21页 |
| 2、 行业壁垒 | 第21-22页 |
| 四、 产品市场预期 | 第22-24页 |
| 1、 全国石化产品需求情况 | 第22-23页 |
| 2、 未来5年茂炼股份产品市场预测 | 第23-24页 |
| 五、 同业竞争及加入WTO影响 | 第24-27页 |
| 1、 加入WTO协议中有关石化工业的条款 | 第24-26页 |
| 2、 加入WTO后的影响 | 第26-27页 |
| 六、 市场波动影响 | 第27-30页 |
| 1、 国有股减持对市场的负面影响依然存在 | 第27页 |
| 2、 二板市场设立仍然对主板市场有压力 | 第27页 |
| 3、 股票发行市场化使一、二级市场关系更加复杂 | 第27-28页 |
| 4、 加强监管短期内可能会影响市场的活跃程度 | 第28页 |
| 5、 美国经济与金融市场走向影响比较微妙 | 第28-30页 |
| 第四部分 不同定价方法下茂炼股份的IPO定价分析 | 第30-41页 |
| 一、 可比上市公司市盈主倍数法 | 第30-32页 |
| 1、 中国股市市盈率分析 | 第30-31页 |
| 2、 以市盈率确定茂炼股份的IPO | 第31-32页 |
| 二、 每股收益贴现法 | 第32-35页 |
| 1、 折现率r的确定 | 第32-33页 |
| 2、 预期年平均收益的确定 | 第33-34页 |
| 3、 P_0的确定 | 第34页 |
| 4、 发行价格P的确定 | 第34-35页 |
| 三、 回归模型法 | 第35-39页 |
| 1、 A股股价与公司部分财务指标的回归模型 | 第35页 |
| 2、 炼化类上市公司A股价与部分财务指标的回归模型 | 第35-36页 |
| 3、 新股发行的合理区间 | 第36-37页 |
| 4、 转股效应对发行定价的影响及修正 | 第37-39页 |
| 四、 可转债转股对发行价格的抑价效应分析 | 第39-41页 |
| 第五部分 分析及结论 | 第41-42页 |
| 主要参考资料 | 第42-44页 |
| 后记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