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民法论文

电子签名相关法律问题初探

导言第1-11页
第一章 电子签名之概述第11-21页
 第一节 电子签名之产生与现行技术解决方案第11-14页
  一、 电子签名之产生第11-12页
  二、 相关技术与解决方案第12-14页
 第二节 电子签名立法第14-21页
  一、 各国实践第14-19页
  二、 国际组织的法律协调第19-21页
第二章 电子签名的效力第21-41页
 第一节 电子签名之定义第21-27页
  一、 传统签名的概念第21-23页
  二、 电子签名的定义第23-24页
  三、 电子签名的概念演进与技术中立第24-27页
 第二节 电子签名的法律功能第27-35页
  一、 传统签名的法律功能第27-32页
  二、 电子签名之功能第32-35页
 第三节 电子签名之效力第35-41页
  一、 概述第35-36页
  二、 电子签名的归属与证据效力第36-38页
  三、 安全/强化电子签名的效力第38-41页
第三章 电子签名的认证第41-63页
 第一节 认证概述第41-45页
  一、 认证的产生第41-43页
  二、 认证的过程第43页
  三、 认证机构的许可第43-45页
 第二节 认证各方法律义务第45-50页
  一、 签名人的法律义务第45-48页
  二、 信赖人的法律义务第48页
  三、 认证方的义务第48-50页
 第三节 认证中的法律风险第50-57页
  一、 签名的风险分析第50-53页
  二、 风险分配第53-57页
 第四节 电子签名和证书的跨境承认第57-63页
  一、 电子签名与证书效力的跨境冲突第57-59页
  二、 解决方案第59-61页
  三、 《电子签名示范法(草案)》的规定第61-63页
第四章 电子签名与我国立法第63-74页
 第一节 我国现行法律与电子签名第63-66页
  一、 我国法律对签名的规定第63-64页
  二、 新合同法与电子签名第64-66页
 第二节 构建我国的电子签名立法第66-74页
  一、 立法方案第66-68页
  二、 立法取向第68-71页
  三、 几点设想第71-74页
参考文献第74-76页
后记第76-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宝钢企业的伦理精神
下一篇:电子商务中供应链管理的分析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