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焊接、金属切割及金属粘接论文--各种金属材料和构件的焊接论文

丝焊互连的高温可靠性和相关问题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11页
第1章 引言第11-39页
 1.1 集成电路封装的定义、功能及发展趋势第11-13页
 1.2 丝焊原理,基本工艺过程及相关分析方法第13-28页
  1.2.1 丝焊在电子封装中的地位第13-15页
  1.2.2 丝焊的主要方式第15-19页
  1.2.3 丝焊的键合机理第19-20页
  1.2.4 线焊常用的材料体系第20-25页
  1.2.5 WB的可靠性和失效分析第25-28页
 1.3 高温互连技术第28-39页
  1.3.1 常用于WB系统的Au,Al材料高温失效的机理分析第28-32页
  1.3.2 文献已有报道的高温可靠的互连技术解决方案第32-33页
  1.3.3 Pd丝用于高温互连的可能性,Pd的高温物性研究的历史沿革第33-35页
  1.3.4 用作芯片表面焊盘的多层金属化系统的高温可靠性第35-37页
  1.3.5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37-39页
第2章 PD线高温物性的研究第39-49页
 2.1 高温退火时的电阻变化第39-45页
  2.1.1 原位四引线法测量Pd丝的电阻第39-40页
  2.1.2 Pd丝电阻随退火时间和气氛变化的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0-45页
 2.2 高温不同气氛下退火对PD丝力学性能的影响第45-48页
  2.2.1 拉伸实验方法第45-46页
  2.2.2 拉断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第46-48页
 2.3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3章 焊盘的高温可靠性的研究第49-60页
 3.1 多层金属膜物性随退火时间变化情况第50-51页
  3.1.1 多层膜样品的制备第50页
  3.1.2 电阻测试样品的制备第50-51页
  3.1.3 卢瑟福背散射测试第51页
 3.2 高温不同气氛退火对多层膜物性影响的情况第51-59页
  3.2.1 Au/Ti系统第51-55页
  3.2.2 Pd/Ti系统第55-59页
 3.3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4章 焊接参数的优化和焊点的高温可靠性研究第60-75页
 4.1 焊接参数范围的选择第61-63页
  4.1.1 焊接温度的选择第61页
  4.1.2 劈刀压力(或焊接力bonding force)的选择第61-63页
  4.1.3 超声功率与作用时间的选择第63页
 4.2 焊接参数的优化第63-66页
  4.2.1 拉断强度测试样品的制备第63-64页
  4.2.2 多个焊接参数的优化方法和结果第64-66页
 4.3 丝焊稳定性的研究第66-71页
  4.3.1 Pd丝在衬底上焊接的稳定性和高温可靠性的研究第67-69页
  4.3.2 Pd丝在所选系统上丝焊的工艺稳定性的研究第69-71页
 4.4 焊点高温可靠性的研究第71-73页
  4.4.1 Au/Ti膜的实验结果第71-72页
  4.4.2 Pd/Ti膜的实验结果第72-73页
 4.5 本章小结第73-75页
第5章 丝焊互连焊点在更高温度下失效机理的研究第75-92页
 5.1 多层膜的种类和强度测试样品的制备第75-76页
 5.2 PD丝焊于几种Au/TI膜上的实验结果与讨论第76-90页
  5.2.1 空气中500℃退火22小时后的结果第76-84页
  5.2.2 不同高温失效机理的识别和验证第84-90页
 5.3 PD丝焊于PD/TI膜上的结果第90页
 5.4 本章小结第90-92页
结论第92-94页
参考文献第94-104页
致谢第104-105页
发表文章第105-106页
个人简历第106页

论文共1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现代集成制造环境下基于PDM的CAPPTool系统研究与开发
下一篇:运用反义策略对人的两个突变相关基因hMMS2和CROC-1功能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