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粉燃前强磁选净化机理及试验研究
| 致谢 | 第1-6页 |
|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1 前言 | 第11-17页 |
| ·选题依据 | 第11-15页 |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17-27页 |
| ·煤中微量元素赋存状态 | 第17-21页 |
| ·煤中微量元素有机亲和性 | 第21页 |
| ·煤中微量元素的控制及脱除研究进展 | 第21-24页 |
| ·污染控制设备 | 第21-22页 |
| ·燃前煤炭洗选脱除 | 第22-24页 |
| ·磁选脱除煤中微量元素的研究现状 | 第24-26页 |
| ·小结 | 第26-27页 |
| 3 煤粉磁选可选性研究 | 第27-41页 |
| ·煤粉磁选可选性的影响因素 | 第27-28页 |
| ·煤显微组成对磁选可选性的影响 | 第27页 |
| ·煤中伴生杂质对磁选可选性的影响 | 第27页 |
| ·变质程度对磁选可选性的影响 | 第27页 |
| ·粒度对可选性的影响 | 第27-28页 |
| ·磁选过程的工艺条件对可选性的影响 | 第28页 |
| ·仪器设备 | 第28-30页 |
| ·磁性测量仪器 | 第28-30页 |
| ·硫含量及形态硫测定 | 第30页 |
| ·煤粉磁选可选性曲线的绘制 | 第30页 |
| ·试样及试验方法 | 第30页 |
|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30页 |
| ·煤粉磁选可选性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30-38页 |
| ·模型的建立 | 第31-35页 |
| ·模型参数的求解 | 第35-38页 |
| ·煤粉磁选可选性曲线的应用 | 第38-40页 |
| ·小结 | 第40-41页 |
| 4 煤粉强磁选净化试验 | 第41-62页 |
| ·磁选装置及分析仪器 | 第41-50页 |
| ·煤粉磁选装置 | 第41-42页 |
| ·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 | 第42-50页 |
| ·试样及试验方法 | 第50页 |
| ·试验结果 | 第50-61页 |
| ·磁选试验结果 | 第50-52页 |
| ·有害微量元素测试结果 | 第52-60页 |
| ·相关计算方法 | 第60-61页 |
| ·小结 | 第61-62页 |
| 5 煤粉强磁选净化机理研究 | 第62-77页 |
| ·试验分析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 第62-64页 |
| ·试样成分分析 | 第62页 |
| ·煤中微量元素赋存状态 | 第62-6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4-68页 |
| ·煤中汞、砷、硒的含量 | 第65-66页 |
| ·煤中汞、砷、硒的赋存状态结果分析 | 第66-68页 |
| ·有害元素与常规煤质指标的相关关系 | 第68-76页 |
| ·煤中微量元素与灰分之间的回归分析 | 第69-73页 |
| ·煤中微量元素与硫分之间的回归分析 | 第73-76页 |
| ·小结 | 第76-77页 |
| 6 结论 | 第77-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5页 |
| 作者简历 | 第85-87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