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1页 |
·引言 | 第13-15页 |
·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研究 | 第15-21页 |
·实验研究 | 第15-16页 |
·动态本构模型的研究 | 第16-19页 |
·强度和破坏准则 | 第19-21页 |
·弹道冲击 | 第21-24页 |
·弹道实验及经验公式 | 第21-23页 |
·弹道冲击的理论分析模型 | 第23-24页 |
·工程近似分析方法和有限元方法 | 第24-26页 |
·三维机织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 第26-29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9-31页 |
第二章 一般热粘塑性本构的理论框架及实例 | 第31-55页 |
·修正的Drucker公设广义正交法则和普适塑性本构关系 | 第31-37页 |
·“半径回归法”的本构计算公式 | 第37-42页 |
·Mises材料的半径回归算法 | 第37-39页 |
·广义回归算法 | 第39-42页 |
·多应变率、多损伤热粘塑性本构的一般理论框架 | 第42-45页 |
·热粘塑性本构关系的某些常用具体形式 | 第45-53页 |
·各向同性材料的热粘塑性本构关系 | 第45-46页 |
·正交各向异性材料热粘塑性本构关系 | 第46-53页 |
·半径回归算法与严格增量算法适用比较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三章 本构算法概述 | 第55-69页 |
·单应变率因子严格增量算法 | 第55-59页 |
·由不可逆应变率定义确定塑性流动因子 | 第56页 |
·由一致性准则确定 | 第56-58页 |
·两种方法计算塑性流动因子讨论 | 第58-59页 |
·自洽的增量算法 | 第59-60页 |
·各向异性本构算法中的具体实现 | 第60-61页 |
·时率无关本构算法 | 第60页 |
·时率相关的本构算法 | 第60-61页 |
·静压相关的本构算法的实现 | 第61-65页 |
·静水压与屈服准则的关系 | 第61-62页 |
·静水压与状态方程 | 第62页 |
·高压状态方程获取的实验方法 | 第62-63页 |
·高压状态方程的选取 | 第63-64页 |
·特种材料格林系数的确定 | 第64-65页 |
·本构算法中静水压的处理 | 第65-67页 |
·小结 | 第67-69页 |
第四章 3DKW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实验研究 | 第69-79页 |
·引言 | 第69页 |
·准静态实验 | 第69-74页 |
·实验方法简介 | 第69页 |
·实验试件描述 | 第69-71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71-74页 |
·高应变率实验 | 第74-76页 |
·实验方法和实验设备简介 | 第74-75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75-76页 |
·破坏模式的分析 | 第76-77页 |
·3DKW材料基本力学参数 | 第77页 |
·小结 | 第77-79页 |
第五章 3DKW复合材料的弹道冲击性能研究 | 第79-93页 |
·引言 | 第79页 |
·实验概述 | 第79-81页 |
·靶板设计 | 第79-80页 |
·弹丸设计 | 第80页 |
·实验装置 | 第80页 |
·着靶速度修正 | 第80-81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81-84页 |
·弹道极限Vc(V50)的确定—钢球 | 第84-87页 |
·“跨界速度区法”直接测量V50 | 第84页 |
·通过完全贯穿实验和近似能量守恒确定V50 | 第84-86页 |
·通过完全贯穿实验和改进的能量分析模型确定v50 | 第86-87页 |
·不同弹形和不同纤维含量靶板抗弹性能的对比与评估 | 第87-88页 |
·不同弹头弹丸侵彻靶板效果的比较(钢球) | 第87-88页 |
·不同纤维含量靶板抗贯穿的比较 | 第88页 |
·三向编织复合材料靶板贯穿破坏形貌机理分析 | 第88-91页 |
·破坏形式 | 第89-90页 |
·机理分析 | 第90页 |
·3DKW复合材料靶与层合板贯穿破坏比较 | 第90-91页 |
·小结 | 第91-93页 |
第六章 3DKW靶抗贯穿规律的准一维工程分析方法研究 | 第93-105页 |
·材料的理想化模型 | 第93-96页 |
·基本假定和基本方程 | 第96-99页 |
·一维近似分析及计算结果 | 第99-103页 |
·弹靶参数 | 第99-100页 |
·计算结果 | 第100-101页 |
·计算结果比较 | 第101页 |
·靶板V50预测分析比较 | 第101-102页 |
·弹速随时间衰减曲线 | 第102-103页 |
·小结 | 第103-105页 |
第七章 钢球贯穿3DKW靶问题的二维数值计算方法 | 第105-119页 |
·HVP软件简介 | 第105-108页 |
·横观各向同性材料本构计算 | 第108-110页 |
·自洽增量算法 | 第109页 |
·广义回归算法 | 第109-110页 |
·数值计算方法 | 第110-114页 |
·离散化方法 | 第110-111页 |
·计算步骤 | 第111-112页 |
·滑移面处理等数值技术 | 第112-113页 |
·程序框图 | 第113-114页 |
·计算结果 | 第114-117页 |
·时率无关本构算法 | 第114-115页 |
·时率相关本构算法 | 第115-116页 |
·弹速衰减对比 | 第116页 |
·子弹贯穿靶板侵彻图样 | 第116-117页 |
·小结 | 第117-119页 |
第八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 第119-123页 |
·全文总结 | 第119-120页 |
·未来展望 | 第120-123页 |
参考文献 | 第123-129页 |
附: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