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理论意义 | 第13页 |
·实践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研究框架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6-27页 |
·生产性服务业相关概念辨析 | 第16-21页 |
·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及分类界定 | 第16-18页 |
·本文生产性服务业的界定 | 第18-21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第21-27页 |
·生产服务业对城市与区域发展的作用 | 第21-22页 |
·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关联研究 | 第22-23页 |
·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分布与区位选择研究 | 第23-24页 |
·生产性服务业的区域比较研究 | 第24-25页 |
·京、沪已有相关实证研究 | 第25-27页 |
第三章 京、沪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概况 | 第27-40页 |
·研究区城市经济基础 | 第27-30页 |
·城市经济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 | 第27页 |
·京、沪城市经济基础计算 | 第27页 |
·京、沪城市经济基础结果对比及分析 | 第27-30页 |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概况 | 第30-40页 |
·京、沪生产性服务业总体比较 | 第30-31页 |
·京、沪生产性服务业分行业比较 | 第31-40页 |
第四章 京、沪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关联比较 | 第40-56页 |
·涉及的相关概念和指标 | 第40-41页 |
·京、沪对生产性服务业需求程度的比较 | 第41-45页 |
·京、沪各产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比较 | 第41-42页 |
·京、沪服务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比重的比较 | 第42-44页 |
·京、沪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比重的比较 | 第44-45页 |
·京、沪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的产业关联作用比较 | 第45-53页 |
·京、沪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能级的比较 | 第45-48页 |
·京、沪生产性服务业的关联影响程度的比较 | 第48-52页 |
·京、沪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产业关联作用综合比较 | 第52-53页 |
·生产性服务业整合定位 | 第53-56页 |
第五章 京、沪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布特征比较 | 第56-70页 |
·京、沪生产性服务业整体空间分布多层次透视比较 | 第56-61页 |
·圈层地域层次 | 第56-57页 |
·区县行政区地域层次 | 第57-61页 |
·小结 | 第61页 |
·京、沪生产性服务业分行业空间分布征及变化趋势比较 | 第61-70页 |
·研究方法 | 第61-63页 |
·空间集中和分散特征比较 | 第63-69页 |
·小结 | 第69-7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0-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附录 1 京、沪分行业基本人口与非基本人口的构成及变动 | 第77-79页 |
附录 2 京、沪区县及圈层分布图 | 第79-80页 |
附录 3 京、沪生产性服务业分行业分区县从业人员区位商 | 第80-82页 |
附录 4 京、沪生产性服务业行业从业人员分布专题地图 | 第82-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