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国民经济计划及其管理论文--国有资产管理与评估论文

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策过程--基于多源流理论的分析

摘要第1-9页
绪言第9-16页
 一、文献综述第9-13页
 二、创新点第13页
 三、研究意义第13-14页
 四、研究方法第14页
 五、文章的逻辑结构和主要观点第14-16页
第一章 多源流分析理论对政策制定过程的分析模式第16-22页
 第一节 多源流分析的思想基础:组织决策的"垃圾箱模型"第16-17页
 第二节 多源流分析的核心框架:金通的三源流分析框架第17-18页
 第三节 多源流分析的发展完善:金通理论的扩展、修正和争论第18-20页
 第四节 运用多源流理论分析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策过程的说明第20-22页
第二章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策出台的历史逻辑第22-30页
 第一节 国有资本收支政策历程第22-28页
  一、传统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8):统收统支,父爱主义的预算软约束第22-23页
  二、经济体制改革时期(1979~1991):在试错中前进,母爱主义的预算软约束第23-26页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1992~2002):政策改革明确方向,预算约束有待加强第26-28页
 第二节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提出第28-30页
第三章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策制定过程中的问题源流第30-39页
 第一节 政策问题的内容第31-34页
  一、投资扩张第31-32页
  二、税后利润分配失控第32页
  三、资本配置效率低第32-33页
  四、调整国企布局缺乏资金第33页
  五、改革的社会成本承担不合理第33页
  六、公共支出不足、社保资金亏空第33-34页
  七、公共财政预算框架体系混乱不完整第34页
  八、市场竞争秩序不公平第34页
 第二节 政策问题的形式要素第34-37页
  一、反映问题的事件第35页
  二、反映问题的指标数据第35-36页
  三、反映问题的符号第36-37页
  四、反映问题的分析第37页
 第三节 问题源流中的参与者作用分析第37-39页
  一、问题源流中政府的作用第37-38页
  二、问题源流中研究人员和学者的作用第38页
  三、问题源流中媒体的作用第38-39页
第四章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方案源流第39-47页
 第一节 政策方案的内容第39-44页
  一、不推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方案第39-40页
  二、关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主体的方案第40-41页
  三、关于上缴利润用途的方案第41-42页
  四、关于国有企业上缴利润标准的方案第42-43页
  五、政策方案的选择标准和利润上缴比例的方案选择第43-44页
 第二节 方案源流中的参与者——政策共同体的作用分析第44-47页
  一、政策共同体第44-45页
  二、软化过程中的政策企业家第45-47页
第五章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政治源流第47-52页
 第一节 政治源流的内容第47-49页
  一、执政党执政理念的变化:强调民生与公平第47页
  二、执政党和国务院:对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态度和认识第47-48页
  三、公众舆论:要求分红惠及于民第48-49页
  四、政治事件: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第49页
 第二节 政治源流中参与者的作用分析第49-52页
  一、政治源流中执政党和政府的作用第49-50页
  二、政治源流中企业的作用第50-51页
  三、政治源流中媒体的作用第51-52页
第六章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三源流汇合第52-59页
 第一节 政策之窗打开第52-53页
 第二节 三源流汇合中政策企业家的作用分析第53-55页
 第三节 三源流汇合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策出台第55-59页
  一、编制主体的选择,财政部主导下的共同编制第56-57页
  二、上缴利润用途:资本性支出和改革成本为主,必要时用于社保支出第57-58页
  三、上缴利润标准:分类收,区分行业,不同比例第58-59页
结语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附表1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策方案统计表:第64-72页
附表2 国有资本收支政策问题统计表:第72-77页
附表3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策过程中国资委活动统计表:第77-89页
附表4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策过程中财政部活动统计表:第89-92页
附表5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策过程中国务院活动统计:第92-95页
附表6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策过程中党中央活动统计: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光同步数字传输网性能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激素与药物滥用分析技术研究及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