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理论论文

法治型区域发展模式构建路径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11页
1 引言第11-13页
2 区域发展模式的基本理论问题第13-20页
   ·区域与区域发展第13-14页
   ·区域发展模式的概念、主要类型与基本特征第14-16页
     ·区域发展模式的概念第14页
     ·区域发展模式的主要类型第14-15页
     ·区域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第15-16页
   ·法治型区域发展模式的基本理论问题第16-20页
     ·法治与法治秩序的建构第16-18页
     ·法治型区域发展模式的概念与主要特征第18-20页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模式的演化过程第20-28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所确定的区域发展模式概述第20-21页
   ·经济特区时期(第一种区域发展模式时期)第21-22页
     ·经济特区制度的诞生背景、主要特征与局限性第21-22页
     ·第一种区域发展模式小结第22页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时期(第二种区域发展模式时期)第22-28页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诞生背景第22-23页
     ·浦东新区的主要改革思路及内容第23-24页
     ·滨海新区的主要改革思路及内容第24-25页
     ·成渝“统筹城乡”与武汉/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第25-26页
     ·第二种区域发展模式小结第26-28页
4 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探索法治型区域发展模式的必要性第28-34页
   ·现存区域发展模式在初始推进思路方面具有较强短期特征及过渡性质第28-29页
   ·现存区域发展模式不符合法治型社会推行国家制度改革与创新的基本路径第29-30页
     ·现代法治国家推行重大改革措施和变革模式的基本路径第29页
     ·现存区域发展模式在合法性与正当性方面存在的缺陷第29-30页
   ·现存区域发展模式所确立的制度资源存在被滥用的风险第30-34页
5 将三峡库区作为法治型区域发展模式试验区的理由与意义第34-41页
   ·在我国构建法治型区域发展模式应当注意的基本问题第34-37页
     ·法治型区域发展模式应当有效衔接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性指引第34-35页
     ·我国法治型区域发展模式应当具备的两个基本要素特征第35-37页
   ·将三峡库区作为法治型区域发展模式试验区的基本理由第37-39页
     ·三峡库区及其影响流域具有显著的国家战略色彩第37页
     ·三峡库区及其影响流域具有引入制度性水资源保护机制的要求第37-38页
     ·将三峡库区打造为法治型区域发展模式实验区具有先期组织与政策基础第38-39页
   ·将三峡库区作为法治型区域发展模式实验区的现实意义第39-41页
     ·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种新探索第39-40页
     ·对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重要制度性探索第40页
     ·有效衔接成渝“统筹城乡”与武汉/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第40-41页
6 在三峡库区推行法治型区域发展模式的操作方式的基本构想第41-50页
   ·世界各国在流域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及我国流域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41-44页
     ·世界各国在流域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第41-43页
     ·我国流域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43-44页
   ·在三峡库区推行法治型区域发展模式与单纯流域立法的关系第44页
   ·三峡综合发展区在操作模式上的基本构想第44-47页
     ·三峡综合发展区的地理界限第44页
     ·三峡综合发展区的立法安排第44-45页
     ·三峡综合发展区的具体制度安排第45-47页
   ·在三峡综合发展区推行法治型区域发展模式的复杂性与长期性第47-50页
     ·三峡综合发展区内经济发展水平可能不足以支撑相关改革措施的施行第47-48页
     ·现行行政区划设置与行政条块分割导致的合法性及利益驱动问题第48页
     ·缺乏相关的区域发展模式作为参照第48-50页
7 法治型区域发展模式的局域性操作建议第50-54页
   ·重庆市作为法治型区域发展模式先行实验区具有比较充分的条件和优势第50-52页
     ·天然地理优势第50页
     ·立法权限优势第50-51页
     ·政策支持优势第51页
     ·行政区划优势第51页
     ·国情缩影优势第51-52页
   ·重庆市作为法治型区域发展模式先行实验区的近期目标第52-54页
     ·提供地方制度改革法律化的基本参照第52页
     ·提供促成成渝经济圈在更高制度层面上的生成、发展和成熟的新机制第52-53页
     ·提供一些基础性的工作模式和开拓性经验第53-54页
8 结语第54-55页
致谢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58-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利用FISH技术检测胰腺导管腺癌和慢性胰腺炎中18q21杂合性缺失及相关性分析
下一篇:我国中小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现状与生态环境建设研究--以山东省滕州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