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砚秋艺术理想与革新精神探微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绪论 | 第9-11页 |
一、为何选择程砚秋 | 第9页 |
二、本课题需要解决的问题 | 第9-10页 |
三、文中相关概念的说明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程砚秋艺术风格特征 | 第11-25页 |
第一节 程砚秋的剧目风格 | 第11-17页 |
一、程之本戏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 | 第13-14页 |
二、程砚秋擅长演悲剧和反映人生况味的正剧 | 第14-16页 |
三、程砚秋剧目升华了诗的意境 | 第16-17页 |
第二节 程砚秋的表演风格 | 第17-22页 |
一、腔之韵 | 第17-20页 |
二、舞之意 | 第20-22页 |
第三节 艺术风格的对立与互补 | 第22-25页 |
第二章 程砚秋与戏曲革新 | 第25-37页 |
第一节 程砚秋戏曲革新的背景 | 第25-29页 |
一、社会背景 | 第25-26页 |
二、成长背景 | 第26-27页 |
三、两大支柱 | 第27-29页 |
第二节 程砚秋戏曲革新的民族精神 | 第29-37页 |
一、固本 追源 | 第29-32页 |
二、地方戏与昆曲“花雅相融” | 第32-34页 |
三、学习外来艺术,坚守民族之道 | 第34-37页 |
第三章 程砚秋艺术理想与革新精神的反思 | 第37-43页 |
第一节 程砚秋的艺术理想—真性情 | 第37-39页 |
一、儒家忧患与中庸 | 第37-38页 |
二、道家真性情 | 第38-39页 |
第二节 程砚秋艺术的继承与发展 | 第39-43页 |
一、“程派”禁锢了程砚秋 | 第39-41页 |
二、辩中求变 | 第41-43页 |
余论 | 第43-44页 |
附录 | 第44-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