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1-21页 |
·水生生物入侵的研究概况 | 第11-13页 |
·水生生物入侵的危害 | 第11-12页 |
·生物入侵的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乌伦古湖生态学的研究 | 第13-14页 |
·河鲈生物学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鱼类年龄和生长的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鱼类年龄鉴定的方法 | 第16-17页 |
·鱼类生长的测定方法 | 第17页 |
·鱼类食物选择性的研究方法 | 第17-21页 |
·食物组成 | 第17-19页 |
·食性比较 | 第19-21页 |
第2章 绪论 | 第21-24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1-22页 |
·研究范围和内容 | 第22-24页 |
第3章 乌伦古湖水化学因子的变化及其对河鲈影响的分析 | 第24-3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4页 |
·结果 | 第24-29页 |
·水温 | 第24-25页 |
·溶解氧(DO) | 第25-26页 |
·pH值 | 第26-27页 |
·电导率 | 第27页 |
·主要离子及水化学类型 | 第27-28页 |
·总硬度 | 第28页 |
·总碱度与溶解性固体 | 第28-29页 |
·分析 | 第29-31页 |
·影响乌伦古湖水质的因素 | 第29-30页 |
·乌伦古湖水质状况及对河鲈的影响评价 | 第30-31页 |
第4章 乌伦古湖鱼类饵料生物的变化及其对河鲈影响的分析 | 第31-4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1-34页 |
·采样点的设置 | 第31页 |
·研究方法 | 第31-34页 |
·结果 | 第34-43页 |
·浮游植物 | 第34-36页 |
·浮游动物 | 第36-39页 |
·底栖动物 | 第39-43页 |
·水生植物 | 第43页 |
·乌伦古湖鱼类饵料生物因子的变动及其对河鲈种群的影响的评价 | 第43-44页 |
第5章 乌伦古湖河鲈种群年龄结构和生长变化及原因的分析 | 第44-5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4-45页 |
·鱼类样品采集地点 | 第44页 |
·研究方法 | 第44-45页 |
·数据处理 | 第45页 |
·结果 | 第45-54页 |
·河鲈种群结构 | 第45-48页 |
·河鲈种群的体长、体重关系和条件系数 | 第48-49页 |
·河鲈种群的生长率 | 第49-51页 |
·河鲈种群的生长方程 | 第51-54页 |
·河鲈种群的生长参数的变化 | 第54页 |
·分析 | 第54-56页 |
·外来鱼类对河鲈生长的作用方式 | 第54页 |
·影响鱼类生长的环境因素 | 第54-56页 |
第6章 乌伦古湖河鲈食物组成变化及其营养状况分析 | 第56-5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6页 |
·研究鱼类 | 第56页 |
·研究方法 | 第56页 |
·数据统计 | 第56页 |
·结果 | 第56-58页 |
·河鲈食性的变化 | 第56-57页 |
·河鲈食性与白斑狗鱼食性差异的比较 | 第57-58页 |
·分析 | 第58-59页 |
第7章 河鲈繁殖生物学的变化及其与种群补充的关系 | 第59-6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9页 |
·研究鱼类 | 第59页 |
·研究方法 | 第59页 |
·数据统计 | 第5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9-61页 |
·性比变化 | 第59页 |
·性腺发育和性成熟变化 | 第59-61页 |
第8章 乌伦古湖鱼类群落与河鲈种群的变动及其相关性 | 第61-64页 |
·乌伦古湖鱼类区系组成变动 | 第61-62页 |
·乌伦古湖主产鱼类及河鲈数量的变动 | 第62-63页 |
·乌伦古湖鱼类群落与河鲈种群变动的相关性分析 | 第63-64页 |
第9章 乌伦古湖外来鱼类入侵对河鲈种群作用机制的推测 | 第64-68页 |
·常见外来鱼类对土著鱼类的入侵方式 | 第64页 |
·竞争 | 第64页 |
·捕食 | 第64页 |
·吞食鱼卵、干扰产卵场 | 第64页 |
·破坏产卵和幼鱼生存场所 | 第64页 |
·乌伦古湖外来鱼类对土著种河鲈的入侵机制 | 第64-66页 |
·鱼类移殖引种效应及引种安全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硕士学习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