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4页 |
·生态承载力概念的产生 | 第10页 |
·生态承载力类型 | 第10-12页 |
·生态承载力评价方法 | 第12-14页 |
·生态承载力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4-15页 |
·生态足迹方法的理论基础 | 第15-21页 |
·生态足迹方法和生态承载力的数学模型 | 第21-22页 |
·生态足迹方法的优缺点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引言 | 第24-27页 |
·研究背景 | 第24-25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5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页 |
·研究方法与路线 | 第25-27页 |
第三章 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变化趋势分析 | 第27-30页 |
·变化速率分析法 | 第27-28页 |
·剪刀差分析法 | 第28-29页 |
·生态承压度分析法 | 第29-30页 |
第四章 重庆市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分析与预测 | 第30-45页 |
·重庆市概况 | 第30-31页 |
·重庆市1997年—2005年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分析 | 第31-38页 |
·重庆市变化速率与剪刀差计算与分析 | 第38-40页 |
·重庆市生态承压度实证计算与分析 | 第40-41页 |
·重庆市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预测分析 | 第41-45页 |
第五章 重庆市各级生态经济区的发展方向与对策 | 第45-50页 |
·都市发达经济圈 | 第45-46页 |
·渝西经济走廊 | 第46-47页 |
·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 | 第47-50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0-52页 |
第七章 生态足迹方法发展与应用展望 | 第52-55页 |
·生态足迹方法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展望 | 第52-53页 |
·生态足迹方法的新的应用领域展望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活动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