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理学论文

濒危植物夏蜡梅(Sinocalycanthus chinensis)生理生态特性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1页
第一章 前言第11-15页
   ·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进展第11-12页
   ·夏蜡梅研究现状第12-14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4-15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15-21页
   ·野外样地的确定、调查与取样第15-16页
   ·受控实验的设计第16页
   ·研究方法第16-21页
     ·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及荧光参数的测定第16-17页
     ·叶绿素和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第17页
     ·植物叶片热值和灰分含量的测定第17-18页
     ·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测定及薄层色谱分析第18页
     ·夏蜡梅形态、生物量参数测定及其计算方法第18-19页
     ·保护酶(SOD、POD)活性的测定第19页
     ·脯氨酸(Pro)含量测定第19-20页
     ·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第20页
     ·质膜透性的测定第20页
     ·总黄酮含量的测定第20页
     ·统计分析第20-21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21-47页
   ·夏蜡梅及其伴生植物光合日进程及季节动态第21-27页
     ·环境因子日变化第21页
     ·夏蜡梅光合作用日进程第21-23页
     ·夏蜡梅光合速率与其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第23-24页
     ·冠层夏蜡梅净光合速率与其生理因子的相关分析第24-25页
     ·夏蜡梅与其主要伴生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第25-26页
     ·夏蜡梅及其伴生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季节动态第26-27页
   ·夏蜡梅及其主要伴生植物灰分含量及热值的季节动态第27-32页
     ·不同光环境夏蜡梅叶片灰分含量的季节变化第27-28页
     ·不同光环境夏蜡梅叶片去灰分热值的季节变化第28页
     ·全光夏蜡梅灰分含量和去灰分热值在群落中的地位第28-32页
   ·夏蜡梅黄酮类化合物第32-34页
     ·不同居群夏蜡梅叶片黄酮类化合物薄层色谱分析第32页
     ·夏蜡梅不同营养器官黄酮类化合物薄层色谱分析第32页
     ·不同居群夏蜡梅叶片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第32-33页
     ·夏蜡梅不同营养器官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第33页
     ·不同居群夏蜡梅叶黄酮类化合物各成分含量第33-34页
     ·夏蜡梅不同营养器官黄酮类化合物各成分含量第34页
   ·不同光强对夏蜡梅形态和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第34-47页
     ·光强对光合生理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及色素含量的影响第35-40页
     ·光强对形态可塑性的影响第40-43页
     ·光强对质膜过氧化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第43-44页
     ·光强对总黄酮含量的影响第44-47页
第四章 讨论第47-55页
   ·夏蜡梅及其伴生植物光合日进程及季节动态变化第47-48页
   ·夏蜡梅及其主要伴生植物灰分含量及热值的季节动态第48页
   ·夏蜡梅黄酮类化合物分析第48-49页
   ·不同光强对夏蜡梅形态和生理可塑性的影响第49-55页
     ·光强对光合生理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及色素含量的影响第49-51页
     ·光强对形态可塑性的影响第51页
     ·光强对过氧化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第51-52页
     ·光强对总黄酮含量的影响第52-55页
第五章 结论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5页
致谢第65-67页
在校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QP8在羊水量异常患者胎膜和胎盘中的表达及意义的研究
下一篇: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拱桥健康诊断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