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国民经济管理论文--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论文

日本制造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其对厦门的启示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3页
第一章 绪言第13-20页
 一、论文选题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7页
  (一) 选题背景第13-15页
  (二) 文献综述第15-17页
 二、论文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第17-18页
  (一) 研究内容第17-18页
  (二) 研究方法第18页
  (三) 研究框架第18页
 三、创新点和难点第18-20页
  (一) 创新点第18-19页
  (二) 难点第19-20页
第二章 制造业循环经济相关理论综述第20-33页
 一、循环经济的概念第20-22页
  (一) 法律层面的提法第20页
  (二) 政府层面的提法第20-21页
  (三) 专家层面的提法第21-22页
 二、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特征第22-24页
  (一) 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第22-23页
  (二) 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第23-24页
 三、循环经济若干理论方法的概述及比较第24-33页
  (一) 循环经济的经济学理论方法第24-28页
  (二) 循环经济的技术理论方法第28-31页
  (三) 循环经济相关理论辨析第31-33页
第三章 日本制造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第33-50页
 一、国外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和做法第33-36页
  (一) 美国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法律规范政策推动第33-34页
  (二) 德国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机制健全责任明确第34-35页
  (三) 美德两国循环经济发展浅析第35-36页
 二、日本的循环型社会的建立第36-42页
  (一) 日本循环经济的发展背景第36-37页
  (二) 日本循环经济政策法律支撑体系第37-41页
  (三) 日本循环型社会的推进计划第41-42页
 三、日本制造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第42-46页
  (一) 日本制造业各阶段的循环经济变革第42-44页
  (二) 循环经济促进制造业的技术革新第44-45页
  (三) 循环经济催生新兴制造业崛起第45-46页
 四、日本制造业若干领域的循环经济案例分析第46-50页
  (一) 化学工业第46-47页
  (二) 电子行业第47-48页
  (三) 汽车产业第48-50页
第四章 厦门市制造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初探第50-88页
 一、厦门市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第50-54页
  (一) 厦门市制造业发展优势第50-53页
  (二) 厦门市制造业发展制约因素第53-54页
 二、厦门市制造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第54-63页
  (一) 厦门市制造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探索与实践第54-58页
  (二) 厦门市制造业循环经济的案例分析第58-62页
  (三) 厦门市制造业循环经济面临的关键问题第62-63页
 三、日本制造业循环经济经验对厦门的启示第63-67页
  (一) 完备的立法和严格的执法是制度保障第64页
  (二) 必要的经济政策和激励机制是有效手段第64-65页
  (三) 明晰的主体责任和行为准则是组织保证第65页
  (四) 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是永续动力第65-66页
  (五)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主要目标第66页
  (六) 大力发展静脉产业是重要举措第66-67页
 四、厦门市制造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设计第67-88页
  (一) 厦门市电子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设计第68-77页
  (二) 厦门市汽车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设计第77-82页
  (三) 厦门市化工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设计第82-85页
  (四) 厦门市制造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保障措施第85-88页
结论第88-90页
参考文献第90-92页
后记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频电磁场对女(雌)性生殖毒性、机制及异黄酮保护效应研究
下一篇:中国电子产业FDI技术外溢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