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事组织论文

促进我国罕见病患者药品可及性的管理策略研究

中文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5页
前言第15-20页
 1. 研究背景第15-17页
 2. 研究方法第17-18页
 3. 技术路线第18-19页
 4. 研究内容第19-20页
第一部分 罕见病与罕用药的界定标准与类型第20-27页
 1、罕见病概述第20-24页
   ·罕见病的概念与界定标准第20-21页
   ·罕见病的类型第21-22页
   ·罕见病的性质第22-24页
 2、罕用药概述第24-27页
   ·罕见病的概念与界定标准第24-25页
   ·罕用药的类型第25-27页
第二部分 罕见病药品可及性的概念与评价指标的确定第27-38页
 1、药品可及性的含义与影响因素第27-30页
   ·药品可及性的概念第27页
   ·药品可及性的影响因素第27-30页
 2、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含义与影响因素第30-33页
   ·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含义第30-31页
   ·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的影响因素第31-33页
 3、药品可及性与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的关系第33-34页
 4、罕见病药品可及性的含义与评价指标的确定第34-38页
第三部分 影响我国罕见病患者用药可及性的障碍因素分析第38-68页
 1.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第38-39页
   ·文献研究信息来源第38页
   ·调查典型罕见病病种的选取第38-39页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第39页
 2. 研究前提与步骤第39-40页
 3. 结果与分析第40-66页
   ·我国罕见病药品资源分布情况第40-44页
   ·罕见病药品从研发到使用促进过程障碍分析第44-56页
   ·典型病例罕见病患者的药品利用障碍因素分析第56-66页
 4. 讨论第66-68页
第四部分 基于药品可及性目标的国际罕用药管理体制比较分析第68-85页
 1. 罕见病药品管理制度的产生背景与演变第68-73页
   ·美国罕见病药品管理制度的产生背景第68-69页
   ·不同国家与地区的罕用药管理制度的演变第69-73页
 2. 美国、欧盟、日本、澳大利亚罕用药管理的主管机构第73页
 3. 不同国家与地区罕用药管理制度的比较第73-83页
   ·促进罕用药研发的可获得性管理制度第74-78页
   ·促进卫生服务利用的管理措施第78-79页
   ·促进罕用药供应能力与系统反应能力的制度第79-81页
   ·促进罕用药的可负担政策第81-82页
   ·促进罕用药可及性的相关管理制度与模式第82-83页
 4. 国际罕见病药品管理制度实施效果第83-84页
   ·新药数目与受益人群在增加第83页
   ·对工业的影响第83-84页
 5. 各地区罕用药制度的特点与发展趋势第84-85页
第五部分 促进我国罕见病患者药品可及性制度建设的管理建议第85-103页
 1. 市场经济条件下罕用药问题存在的必然性第85页
 2. 我国建立罕见病药品可及性制度的现实意义第85-87页
   ·改善患者不容乐观的用药状况,提高我国罕见病患者的生命质量第85-86页
   ·许多罕见病具有外部性,社会危害大第86页
   ·促进卫生公平与“以人为本”谐社会的构建第86页
   ·促进医药科技进步第86-87页
   ·加快与国际接轨,提高我国医药业的国际竞争力第87页
 3. 我国建立罕见病药品可及性制度的可行性分析第87-91页
   ·我国现行的医药制度环境分析第87-89页
   ·我国目前宏观医药卫生的经济环境分析第89-90页
   ·我国罕见病与罕用药学术研究状况第90-91页
 4. 罕用药的属性界定与管理特点分析第91-93页
   ·罕用药的自然属性第91-92页
   ·罕用药的社会属性第92-93页
 5. 国际罕见病药品可及性管理制度类型与理论解释第93-95页
   ·罕见病药品可及性管理制度类型第93-94页
   ·不同理论视角的解释第94-95页
 6. 促进我国罕见病患者药品可及性制度建设的建议第95-103页
   ·提高重视程度,明确政府责任第96页
   ·明确罕见病与罕用药的界定第96-97页
   ·建立罕见病与罕用药信息管理系统第97-99页
   ·建立从罕用药研发到生产、流通、使用管理全过程的激励机制第99-100页
   ·建立以医院为主导的罕用药协议供应模式第100页
   ·提高基层医疗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罕见病诊疗水平第100-101页
   ·加强罕见病与罕用药的健康教育第101页
   ·完善医疗保险制度,设立罕用药药品报销目录,提高患者用药的可负担性第101页
   ·在国家药品储备中增设罕用药储备第101-102页
   ·建立我国罕用药的技术审评机构,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第102-103页
本项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103-104页
致谢第104-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10页
综述罕见病药品管理的研究进展第110-117页
附录1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17-118页
附录2 原始数据表第118-121页
附录3 专家访谈表第121-126页
附录4 发表与待发表相关论文摘要第126-128页

论文共12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能量函数法的电力系统脆弱性评估
下一篇:Livin和Caspase-3在结直肠癌和腺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