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方面建模技术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0-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组织方式 | 第14-15页 |
第2章 关注点分离与面向方面程序设计 | 第15-38页 |
·关注点分离 | 第15-17页 |
·关注点定义 | 第15-17页 |
·关注点分离研究概述 | 第17-19页 |
·面向过程关注点分离技术 | 第17-18页 |
·面向对象关注点分离技术 | 第18-19页 |
·传统关注点分离技术的不足 | 第19-26页 |
·需求定义 | 第20-21页 |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 | 第21-24页 |
·适应需求变化 | 第24-26页 |
·讨论 | 第26页 |
·面向方面程序设计 | 第26-36页 |
·面向方面程序设计的起源 | 第26-29页 |
·基本思想 | 第29-30页 |
·语言基础 | 第30-31页 |
·核心概念 | 第31-34页 |
·AspectC++语言简述 | 第34-36页 |
·AOP核心概念总结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3章 面向方面建模技术的研究 | 第38-65页 |
·模型及建模技术 | 第38-39页 |
·面向对象建模技术研究 | 第39-48页 |
·Coad/Yourdon方法 | 第40页 |
·Booch方法 | 第40页 |
·对象建模技术 | 第40-41页 |
·OOSE/Objectory方法 | 第41页 |
·统一建模语言及统一过程 | 第41-48页 |
·面向方面建模技术研究 | 第48-63页 |
·CAM/DAOP面向方面建模技术 | 第49-51页 |
·基于组件开发方面建模技术 | 第51-52页 |
·Theme方法 | 第52-57页 |
·基于用例面向方面建模技术 | 第57-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4章 Theme/UC方法 | 第65-86页 |
·Theme/UC方法基本思想 | 第65-67页 |
·面向方面特性描述及可视化模型 | 第67-71页 |
·特性描述 | 第67-70页 |
·可视化模型 | 第70-71页 |
·Theme/UC分析方法 | 第71-74页 |
·Theme/UC分析模型 | 第71-72页 |
·Theme/UC分析过程 | 第72-74页 |
·Theme/UC设计方法 | 第74-77页 |
·Theme/UC UML设计方法概述 | 第74-77页 |
·Theme/UC建模过程 | 第77-79页 |
·Theme/UC应用示例 | 第79-85页 |
·案例分析 | 第79-80页 |
·ATM系统需求分析 | 第80-84页 |
·ATM系统设计 | 第84-85页 |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结论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成果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