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9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课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10页 |
·论文研究的相关概念 | 第10-14页 |
·墓园及其相近概念区分 | 第10-11页 |
·小型墓园范围界定 | 第11页 |
·空间 | 第11-13页 |
·环境 | 第13页 |
·空间与环境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14页 |
·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页 |
·论文研究的目的 | 第15页 |
·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15页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和研究框架 | 第15-19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6-17页 |
·论文研究框架 | 第17-19页 |
2 墓葬文化及历史沿革 | 第19-29页 |
·墓葬文化的解读 | 第19-24页 |
·墓葬文化中的生死观念 | 第19-20页 |
·墓葬文化中的宗教信仰 | 第20-21页 |
·墓葬文化中的风水学因素 | 第21-24页 |
·中国传统墓葬形制及礼法 | 第24-27页 |
·现代墓园形制的演变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3 墓园的纪念性空间环境营造 | 第29-43页 |
·纪念性空间的基本形态 | 第29-30页 |
·纪念性空间的尺度与向度 | 第30-32页 |
·尺度 | 第30-31页 |
·向度 | 第31-32页 |
·纪念性表达——墓园空间的序列组织研究 | 第32-38页 |
·空间的序列组织 | 第32-35页 |
·空间轴线 | 第35-36页 |
·从城市角度构成墓园“生——生死交界——死”的空间序列 | 第36-37页 |
·墓园空间的一般序列组织 | 第37-38页 |
·纪念性表达——墓园植物景观特征营造 | 第38-42页 |
·墓园植物配置中的艺术原理运用 | 第39页 |
·墓园植物的选择特点 | 第39-41页 |
·墓园植物的配置方式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4 针对小型墓园空间环境设计的案例研究 | 第43-55页 |
·宋庆龄陵园 | 第43-46页 |
·鲁迅墓园 | 第46-49页 |
·邓丽君陵园 | 第49-50页 |
·谭延凯陵园 | 第50-51页 |
·杨虎城将军烈士陵园 | 第51-52页 |
·布里昂家族墓园设计 | 第52-53页 |
·西安市三兆公墓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5 实践案例——合阳烈士陵园建筑规划设计 | 第55-63页 |
·项目设计背景及烈士陵园建设中的普遍问题 | 第55-56页 |
·项目设计背景 | 第55页 |
·烈士陵园建设中的普遍问题 | 第55-56页 |
·空间环境设计的思考 | 第56-57页 |
·烈士陵园的一般功能空间构成 | 第56-57页 |
·针对本案的若干思考 | 第57页 |
·纪念性空间环境的营造 | 第57-61页 |
·空间布局设计 | 第57-59页 |
·空间序列设计 | 第59-60页 |
·植物配置设计 | 第60-61页 |
·小结 | 第61-63页 |
6 结论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图表索引 | 第73-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