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冬小麦、油菜对砷污染反应的比较研究

中文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3页
缩略词表第13-14页
第1章 土壤─植物系统中砷的研究进展第14-27页
   ·土壤中的砷第14-20页
     ·土壤中砷的来源第14-15页
     ·我国土壤砷的背景值第15页
     ·砷在土壤中的形态第15-17页
     ·影响土壤中砷的形态、吸附和毒性的因素第17-20页
     ·土壤砷毒害的防治方法第20页
   ·植物对砷的吸收及植物体内砷的存在形态第20-27页
     ·植物吸收砷的途径第20-21页
     ·砷在植物体内的分布以及存在形态第21-22页
     ·砷对植物的毒性以及植物对砷的耐性第22-23页
     ·砷对植物吸收养分的影响第23-25页
     ·植物对砷的生理反应及其耐砷机理第25-26页
     ·存在的问题第26-27页
第2章 研究的背景、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第27-31页
   ·研究的背景第27-28页
   ·研究的目标第28页
   ·研究的内容第28-30页
   ·技术路线第30-31页
第3章 冬小麦、油菜生长及产量对砷污染的反应第31-42页
   ·引言第31页
   ·材料与方法第31-33页
     ·试验材料第31页
     ·试验设计与采样第31-32页
     ·测定的内容与方法第32-33页
     ·数据分析第33页
   ·结果与分析第33-39页
     ·水培条件下冬小麦、油菜对砷的耐性比较第33-36页
     ·土培条件下不同砷水平对冬小麦、油菜生长的影响第36页
     ·不同砷水平对冬小麦、油菜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第36-37页
     ·不同砷水平对不同生育期冬小麦、油菜砷含量的影响第37-39页
   ·讨论第39-41页
     ·冬小麦、油菜对砷污染反应的差异性第39-40页
     ·冬小麦、油菜不同生育期累积砷的特点第40页
     ·砷污染下冬小麦、油菜的安全性评价第40-41页
   ·结论第41-42页
第4章 冬小麦、油菜光合作用对砷污染的反应第42-54页
   ·引言第42页
   ·材料与方法第42-43页
     ·试验材料第42页
     ·试验设计第42页
     ·测定的内容与方法第42-43页
     ·数据分析第43页
   ·结果与分析第43-51页
     ·不同砷水平对冬小麦光合作用特性的影响第43-48页
     ·不同砷水平对油菜光合作用特性的影响第48-51页
   ·讨论第51-53页
   ·结论第53-54页
第5章 冬小麦、油菜养分吸收对砷污染的反应第54-68页
   ·引言第54页
   ·材料与方法第54-56页
     ·试验材料第54-55页
     ·试验的设计第55页
     ·测定的内容与方法第55-56页
     ·试验数据分析第56页
   ·结果与分析第56-64页
     ·不同砷水平对冬小麦养分吸收的影响第56-60页
     ·不同砷水平对油菜养分吸收的影响第60-63页
     ·土壤不同砷水平对不同生育期冬小麦、油菜体内磷含量的影响第63-64页
   ·讨论第64-66页
     ·冬小麦、油菜营养元素含量与砷的关系第64-66页
     ·冬小麦、油菜不同生育期磷营养与砷的关系第66页
   ·结论第66-68页
第6章 磷砷互作对冬小麦、油菜生长的影响第68-85页
   ·前言第68-69页
   ·试验的材料与方法第69-71页
     ·试验材料第69页
     ·试验设计与采样第69-70页
     ·测定的内容与方法第70页
     ·数据分析第70-71页
   ·结果与分析第71-82页
     ·磷砷互作对冬小麦的影响第71-77页
     ·磷砷互作对油菜的影响第77-82页
   ·讨论第82-83页
     ·不同磷水平下冬小麦、油菜对砷抗性的比较第82页
     ·不同磷水平与小麦、油菜不同抗砷性的关系第82-83页
   ·结论第83-85页
第7章 冬小麦、油菜体内砷含量和形态的变化第85-94页
   ·引言第85-86页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86-88页
     ·试验材料第86页
     ·材料培养和取样第86页
     ·试验仪器的选择和工作条件第86-88页
   ·结果与分析第88-91页
     ·砷在冬小麦体内的形态和含量第88-90页
     ·砷在油菜体内的含量和形态第90-91页
   ·讨论第91-93页
   ·结论第93-94页
第8章 冬小麦、油菜酶系统和非酶系统对砷污染的反应第94-112页
   ·前言第94-95页
   ·试验的材料与方法第95-97页
     ·试验材料第95页
     ·材料培养和取样第95页
     ·测定的内容与方法第95-96页
     ·试验数据分析第96-97页
   ·结果与分析第97-107页
     ·水培条件下不同砷水平对冬小麦抗氧化酶系统活性的影响第97-99页
     ·水培条件下不同砷水平对冬小麦非酶系统活性的影响第99-102页
     ·水培条件下不同砷水平对油菜抗氧化酶系统活性的影响第102-103页
     ·水培条件下不同砷水平对油菜非酶系统的影响第103-107页
   ·讨论第107-111页
     ·冬小麦、油菜酶系统变化与砷胁迫的关系第107-109页
     ·冬小麦、油菜非酶系统变化与砷胁迫的关系第109-111页
   ·结论第111-112页
第9章 讨论与总结第112-122页
   ·讨论第112-118页
     ·从植物营养学角度探讨冬小麦、油菜对砷的不同反应及其原因第112-114页
     ·从植物生理学角度探讨冬小麦、油菜解砷毒的可能机制第114-115页
     ·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第115-118页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第118页
   ·主要结论第118-122页
参考文献第122-133页
发表论文情况第133-134页
致谢第134页

论文共1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五甲基槲皮素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的舒张作用及机制研究
下一篇:电针内关穴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心肌组织能量代谢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