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 英文摘要 | 第7-10页 |
| 引言 | 第10-26页 |
| 1 黄瓜白粉病的发生及其防治 | 第10-12页 |
| ·黄瓜白粉病的发生 | 第10页 |
| ·黄瓜白粉病的防治 | 第10-12页 |
| 2 瓜类植物抗病生理生化研究概况 | 第12-17页 |
| ·植物抗病性与防御酶的活性 | 第12-16页 |
| ·植物抗病性与过氧化物酶活性 | 第12-14页 |
| ·植物抗病性与多酚氧化酶活性 | 第14页 |
| ·植物抗病性与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 | 第14-15页 |
| ·植物抗病性与超氧化歧化酶活性 | 第15-16页 |
| ·植物抗病性与电导率(Electric conductivity) | 第16页 |
| ·植物抗病性与木质素(Lignin)含量 | 第16-17页 |
| ·植物抗病性与糖(Sugar)含量 | 第17页 |
| 3 矿质元素与植物的抗病性 | 第17-25页 |
| ·大量元素(氮、磷、钾)与植物抗病性 | 第18-20页 |
| ·中量元素(钙、镁、硫)与植物抗病性 | 第20-21页 |
| ·微量元素(铁、锰、铜等)与植物抗病性 | 第21-23页 |
| ·有益元素(硅)与植物抗病性 | 第23-25页 |
| 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5-26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6-34页 |
| 1 材料 | 第26-27页 |
| ·供试黄瓜品种 | 第26页 |
| ·供试黄瓜白粉病菌 | 第26页 |
| ·供试化学试剂 | 第26-27页 |
| 2 方法 | 第27-34页 |
| ·供试黄瓜植株培养 | 第27-28页 |
| ·育苗 | 第27页 |
| ·完全营养液栽培黄瓜植株 | 第27页 |
| ·缺乏单个矿质元素(铜、铁、锌、钙)营养液栽培黄瓜植株 | 第27-28页 |
| ·完全营养液栽培条件下叶面喷施矿质元素溶液 | 第28页 |
| ·不同处理对黄瓜白粉病发生的影响研究 | 第28页 |
| ·矿质元素对黄瓜白粉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 第28-29页 |
| ·黄瓜抗病性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 | 第29-34页 |
| ·叶片接种后与防御酶活性的测定 | 第29-31页 |
| ·过氧化物酶(POD)的测定 | 第29页 |
| ·多酚氧化酶(PPO)的测定 | 第29-30页 |
|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测定 | 第30页 |
| ·超氧化歧化酶(SOD)的测定 | 第30-31页 |
| ·接种后叶片中木质素含量的测定 | 第31页 |
| ·接种后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 第31-32页 |
| ·接种后叶片电导度的测定 | 第32-34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4-48页 |
| 1 单个矿质元素(铜、铁、钙、锌)的缺乏对黄瓜白粉病发生及其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第34-40页 |
| ·对黄瓜白粉病发生的影响 | 第34-35页 |
| ·叶片接种后与防御酶活性的变化 | 第35-38页 |
|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 | 第35-36页 |
| ·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变化 | 第36页 |
|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变化 | 第36-37页 |
| ·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 | 第37-38页 |
| ·接种后黄瓜叶片木质素含量的变化 | 第38-39页 |
| ·接种后黄瓜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 第39页 |
| ·接种后黄瓜叶片电导度的变化 | 第39-40页 |
| 2 叶面喷施单个矿质元素对黄瓜白粉病发生及其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第40-47页 |
| ·对黄瓜白粉病发生的影响 | 第40-41页 |
| ·叶片接种后与防御酶活性的变化 | 第41-44页 |
|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 | 第41-42页 |
| ·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变化 | 第42-43页 |
|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变化 | 第43页 |
| ·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 | 第43-44页 |
| ·接种后黄瓜叶片木质素含量的变化 | 第44-45页 |
| ·接种后黄瓜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 第45-46页 |
| ·接种后黄瓜叶片电导度的变化 | 第46-47页 |
| 3 矿质元素对黄瓜白粉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 第47-48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48-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4-65页 |